农家乐宣传热线:
龙脊山风景区座落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新蔡镇,距淮北市中心15千米,面积约10平方千米,东与宿州市接壤,北与萧县相连,最高峰海拔363米,为淮北海拔之最。龙脊山有较好的人工植被,树奇石怪,有千年古檀隐掩下的慷慨寺遗址,还有龙吟湖、扁泉、观日台、仙人洞等景点。淮北文化底蕴厚重,自然景观比较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日前,淮北市旅游已经初步构成了一批景区景点,如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相山公园、南湖、文昌宫、临涣古城及其城隍庙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及其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厚重的文化资源,为龙脊山的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构成了巨大的旅游资源。
藏仙洞
座落于塔山顶西侧,这里岩壁陡峭,涧壑幽深,洞前一片茂盛的果林,遮掩洞口。传说张果老食参成仙后,仍惧普善妖术,所以躲藏此洞内苦修,故名“藏仙洞”。
仙人石
座落于藏仙洞下西南山坡,有一2米多高、底精顶细的大石,可蹲一人。据说神仙张果老曾在这块巨石上端坐清修。当地人称“仙人石”。
神驴滚地
在仙人石上坡,有一片三十多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这里草木绝生,四周林木丰茂。传说神仙张果老骑的神驴常在这里打滚,所以不长草木,所以叫做“神驴滚地”。
天梯
在神驴滚地上坡,几十块巨石从下至上排垒到山顶,形似阶梯通天,故名“天梯”。传说神仙张果老倒骑毛驴,就是从“天梯上行走上天。至今每块巨石平面上都凹有“驴蹄印”,形象逼真。
龙吟湖
传说王母当年在瑶池,举办蟠桃盛会,各路神仙都带着奇珍异宝奉献,东海老龙王也兴致勃勃地携带海鲜及其两个仙参,从东南游向西北,将至瑶池前,发觉两个仙参不见了。一时尴尬,以为愧对王母,遂至长跪不起,化成一座青山。传解释朝刘伯温斩龙脉时,“一剑斫掉龙须嘴,呻吟抓出一潭水”(龙吟湖),“二剑斫掉老龙头,断脉伏扁泉流”(滴水泉)。龙吟湖在龙脊山北麓,水色清如明镜,三面环山,非常是万木峥嵘的老龙脊,山入明硝,湖中有仙,风景秀媚,堪称一绝。
扁泉
即老龙脊下滴水泉,终年泉水“叮咚”,传为老龙经脉滴注。
黑寨墙
老龙脊南端有百亩面积的山寨,因为日久风化,寨墙发黑,当地人称“黑寨墙”,又称“老龙寨”,相传五代时韩小雨曾在此据寨所王。
观日台
在老龙脊山上,有一片平台,人称:“观日台”。清晨在这里观看红日,象是从东海底升上天空,霞光艳艳,绮丽壮观,相传张果老食参后曾在此静坐清修,道行与日俱增,而后乘神驴腾空而去,故此又名“升仙台”。
仙人洞
在老龙脊南端岩石峭壁间有一山洞,相传为八仙聚会之所。这里奇花瑶草,古柏苍岩,俯瞰田原村落,风景如画。
卧牛石
在慷慨寺东北五十余米处,有一石长3米,围2.5米,形似一头卧牛,故名“卧牛石”。
仙人灶
在卧牛石下坡,有一方圆十多平方米,中间凹陷的土堆,淤土已平,深度不测。传说这是八仙聚会宴请龙王的炊灶,后人称作“仙人灶”。俗名下窑窝。这里涧溪明月,泉流淙淙,峰回路转,环境清幽,难怪八仙会在这里宴请东海龙王。
山杏出石
慷慨寺西北的杏子山坡,有一凳大的石头缝里长出5米高的杏树,精细均匀,约有碗口粗,花果累累,真是奇石怪树,人称“山杏出石”。在这里能够尽赏绵延雄奇蒸腾入云的老龙脊。
观龙台
座落于慷慨寺西北,约一华里处。观龙台是龙脊山风景区的中心点,四周山谷,中间为一座孤峰,峰上有一巨石,石上用繁体字刻有“观龙台”三个大字,旁边有一行小字曰“辛巳年杏月”。刻字日期为:蛇年二月,但距今有多少年,不得而知。
慷慨寺
景区内的慷慨寺据记载始建于汉朝,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多次扩建重修,规模越来越大。寺院环境清幽古朴,树木参天,风景秀媚。每到盛夏,更是清凉宜人,实为皖北少有的旅游佳所。 据考,该寺院在其盛时,有房屋50多间,僧人达40多人。前有大雄宝殿、内有五百罗汉堂,佛像俱全。民国时期,寺院一度被土匪占领,寺院中的文物和所属亭、台、楼、阁遭到破坏,十分惋惜。解放后,寺院交宿县地区林场治理,后经“文革”破四旧,大部分庙舍、钟、鼓文物被毁坏殆尽,令人痛心。则今仅存北厢房三间,南厢房四间,残破碑文两块,石桌一面,石鼓两个,占地面积仅约12亩地。后经地方热爱家乡人士捐助,修复了简陋的殿堂三间,佛像三座。寺院后有龙云洞,寺院南有60米高的陡石崖,崖石中有小房一间,供武僧打坐练功。小房旁边存有“大佛”字样,陡石崖顶端有练武台,陡石下有仙人洞一个,洞前60米处有小寺一座,寺院西边约150米有老龙山,龙脊背长约800米,登龙脊可尽览龙体山脉。寺院右侧有山泉一处,清泉潺潺,长流接连不断。
本页关键词:龙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