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近一个月没进山逍遥了,禁不住心痒、手痒、脚痒、胳膊痒。好不容易在上周末逮着个机会随大部队出征雾灵山,心情很兴奋!周五晚,一行二十余人在东直门集合后连夜出发。郁闷了好长时间的我心情轻松不少,回眸看看夜色中的京城,只想把所有想忘忘不了的事拧成一个大包,使劲往都市里霓虹灯最密集的地方砸去。 黑夜中,两辆小公共迎着忽大忽小的雨,一路颠簸着向雾灵山驶去。 当晚因为下雨,考虑到赶夜路可能比较困难,所以大伙一致同意夜宿老乡家,次日早再进山。这一夜四人一房间,住宿条件相当不错。 第二天醒来,梳洗罢,大伙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关于介绍雾灵山的录相,一边吃着老乡为我们做的小米粥,简直是何等享受!八点半,大伙才纷纷整装出发。雨依然缠缠绵绵地下着,让郁郁葱葱的雾灵山更添几分朦胧美,越发显得妩媚动人!可能是因为雾灵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而且春夏交际正是出游的大好时光,因此这里的游人也格外地多。山路顺着山势迂回转折,既宽阔又平坦,侯侯笑称之为“雾灵山国道”。绿野人三三两两自由组合,顺着“国道”结伴同游,沿途都忍不住对雾灵山的景色叹为观止。跟京郊或河北境内的别的比较有名的山比较,雾灵山不象小五台的那样气势磅礴,不象云蒙山那样烟雨蒙胧,也不象海陀峰那样险峻挺拔,而是显得格外恬静大方,即使在雨中,游人也可以很清昕地观赏到披着绿衣裳的她,淙淙的流水声仿如她美妙的歌声,让人听着心醉不已。记不清上了多少台阶,记不清过了几座小木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游人密集的龙潭瀑布。抬头看见瀑布顺着岩壁飞泻而下,风景很壮观。想想要是冬天来这里练习攀冰也挺有意思的。环视四周,这里游人颇多,闪光灯闪烁不停,我换了好几个地方,都听见人家很客气的说:“小姐,请让让。”这对早习惯了钻荒山野岭的绿野人来说显然很不习惯,无奈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让人狠不下心立马背包远去。休息了一会儿,大伙在绿野大旗下一起留影合照。海光为了给大家照相,左手、右手、脖子挂满了别人的照相机,看上去就跟卖相机的小贩子。离开龙潭瀑布后,下一个休息场地是莲花池。这时候雨过天晴,而且离峰顶不远了,大伙午餐完毕,一个个都铺上地席,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顶峰看着不远,但真要沿着大路盘旋而上却是比较费时间,所以大伙都是从林子里披荆斩棘而上。即将到顶峰时,只见天空黑压压的一片,乌云慢慢地向我们这方向压过来,眼看又是一场暴风雨来临。久闻雾灵山的雷电很吓人,心里不由掠过一丝担忧,不过,所幸地是,雨并不大,一会儿就过去了,我们登顶时,居然还有机会披着雨衣看日落。那种雨后的夕阳之美,简直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晚上,二十八人在峰顶扎营,这一回人多,但帐篷很富余,居说还有人独享豪华单间。伴着落日的余辉,独自沿着山路漫步了许久,直至夜幕降临后才回到营地,乍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原地多了十几顶帐篷,一个个披着军大衣的陌生人在忙前忙后,定神一看,才明白这是另一个俱乐部组织的活动,我方的账篷只是稍微挪了一下地方而已。晚上,饱餐一顿后,男男女女十几人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下漫步。我的鞋带老开,刚系好左脚的鞋带,没走两步,右脚的鞋带又开了。因为怕“鬼”不敢压后,系鞋带时拽着比较厚道老实的太白客和艳阳天陪着,结果这两个鬼更恐怖,不停的鬼腔鬼调地吓乎我,说这鞋带不是人解开的。虽明知不可能,但听着依然觉得阴风阵阵,心里直发毛,回到营地才发现,鞋带一直都是系错了的。 当晚一夜无话,只是普遍反映非常冷,我倒觉得还可以,可能本身对防寒工作比较重视,虽是春夏交际,装备还是按冬季的要求准备。某些同志就冻惨了,如长工,只带了三件T恤,其抗寒的本事真是一流! 周日早,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钻出帐篷,匆匆吃过别人剩的面条,才收拾装备下山。下山的时候,有人喜欢沿着大路走,觉得轻松、省事儿;有人喜欢穿林子走,觉得一来快,二来走得过瘾。穿林子的部队,以艳阳天为首,一路披荆斩棘,摸爬滚打地在山沟里转悠,刺激是挺刺激,但时间上不见得比人家走大道的快多少。一路下山,我等背包一族依然吓着不少游人,但我们已经习已为常了。两天下来,女将们受伤惨重。 在回程的路上,其中一小公共老出故障,不得已走走停停。烈日当空,我们这帮刚从山里钻出来的“野人”,又饥又渴又累,于是一路上分刮了N个西瓜。晚七点左右,才回到了东直门,正好碰上了刚从白河攀岩回来,同样被晒得黑乎乎的履星家和沁沁,便一同找了个餐馆聚餐。 晚九点多,才独自扛着背包回家。 初游雾灵山,此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那种郁郁葱葱的绿最让我着迷。等着吧,冬天我还会来的,我相信银装素裹的雾灵山同样是魅力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