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北安河乡徐各庄村阳台山麓。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以前,辽称清水院,金章宗巡幸驻跸的西山八院之一。后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改今名。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修缮规模较大,增建四宜堂、领要亭等,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时为主持迦陵建塔。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步步递高,中路为6进院落,包括山门、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舍利塔、龙潭、龙王堂。右路是僧房,左路有戒坛、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等。寺内还有许多珍贵文物和名贵花木,二龙戏珠、辽代古碑、碧韵清池、千年银杏、藤李寄柏、古寺兰香、松柏抱塔、灵泉泉水,被誉为"大觉八绝"。整个寺院布局严谨,蔚为壮观,风景瑰丽,自古是郊游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