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老公到北京十三陵游览那份激动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在这里我们观赏到非常多古代的珍品和建筑群。这次小长假又是我们出游的机会了。我们所到的地方,是在十三陵景区的核心地带,这里分布着一些小小的村落,这里的村民大部分都跟守陵人有关,村子座落在青山之间,村落里很是安静。山里的天气很善变,一会儿就乌云密布,下了一阵很大的雨。不过,持续时间并不长。 我们住的农家乐也在青山绿水之间,风景很好,空气非常清新,雨后的青草绿树清澈得透过人心,大家都跑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这充满负氧离子的空气,在京城里是难以享受得到的。很多郊区的农家乐都是高楼,而这里的宾馆都是一个个院落、一间间平房,院子里有一些石桌石凳,还有石榴树,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到院子里,喝茶聊天闲扯淡,真是惬意。既然到了皇村脚下,我们还是决定到周围的皇陵去走一走。不过,虽然看似就在附近,但考虑到我们的脚力,还是开车去舒服一些。我们先经过的是康陵,这里还保留着残破的样子,大门被铁栅封得死死的,除了翻墙而过,还真没有别的法子进去。这门口常年有几位村民,他们说自己是守皇陵的。康陵周围的墙壁很多都已经摇摇欲坠,村民们找来一些树干支撑着将倾的围墙。陵墓门前种植着很多果树,已经结出了果实。我们还是按照“北京一日游”的线路,来到开放的长陵和定陵。进得大门,里面到处都是摆摊卖货的。我们祖先的宏伟建筑,历经数百年,依旧雄伟。 长陵的大殿里,巨大的金丝楠木柱全都在人手能够触及的位置围上了隔离层,地面上铺上了合成木地板,只有被铁栅栏隔离开的区域,才能得见原本的青石地面。与满市的摊贩相比之下,可以给游客提供休憩之处的人性化设施却鲜见踪迹,火辣辣的日头下,游客只能前进前进还是前进,要不然就像下面这个家伙一样,到墙犄角处去蹲一会儿。我很喜欢看中国古建的红墙,这大气,这庄重,这色调,那是模仿不来的。定陵的地宫,是不多的对外开放的去处之一。尽管我们去的这天游客并不算多,但好象都集中在地下了,这里空气湿润,温度适宜,只是原来的青石地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被换成了大理石。在地宫的金刚墙旁边,游客很少有驻足停留仔细揣摩古人建造皇帝陵墓时的超级匠心的,绝大多数是见别人拍照自己也拍照。围绕着地宫中的文物,人们只能走单行道参观,前面如果有几个停留拍照的,后面立刻就会拥挤不堪。尊龙椅和那口装油的大缸。与我原来去时不同,这几件文物的周围都围起了金属栏杆。于是,在栏杆与石壁间留给游客的过道就很窄。地宫的大石门也被厚厚的玻璃包裹起来,想从这里触摸历史,不容易了。这地宫里的大理石地板,真的很别扭。长陵的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人们走出那道小门楼时,都要喊一声“我回来了!”,据说这样可以避免把自己的灵魂留在地宫里。从洞里出来,再到皇陵金顶走一圈。那从陵寝砖缝中钻出的苍劲古柏,让人感觉大自然的生命力真的很强。 想要在十三陵走上一圈可真不容易呢,要有很强的体魄哦,幸好一路老公的良好陪伴。这次来我们又收获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