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天气变暖,春光明媚,自然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么慷慨的阳光。昨天一大早我和老公带着我们的宝贝女一家三口直奔十渡,十渡景区是不收门票,十渡景区内的景点收门票,我们来十渡的目的就是为了晒晒太阳,散散心,所以就不用再花景点的门票钱了。 拒马河边有许多沙滩,但不知为何,此处的沙滩不仅面积较大,而且沙质又细又软,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晒着暖洋洋的太阳躺在细软温暖的沙滩上晒晒日光浴,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哇!我和女儿在沙滩上一边享受日光浴,一遍摆各种POSE让老公给我们拍照,突然女儿喊道:“爸爸,看鸬鹚,真懒,一直蹲在一块石头上不动,偶尔伸个懒腰。”也许是饿了,中午时分,只见它下水游泳并开始潜水了。于是众人追着它潜水的方向,以期拍到它浮出水面时嘴里叼着鱼的样子。今天的午餐是一条鲤鱼。 不知不觉就到吃中饭的时间了,小肚子都叫了,老公说:“十渡的鱼羊炖很不错,既鲜美又滋补!”我们随便找了一家农家院,并点了这道菜,并要了些果汁。十渡有300余家农家餐馆按照自然村的分布,分别坐落在十渡风景区内,其环境优美、服务周到、饭菜可口、经济实惠。毗邻拒马河,距中心景区较近,在其附近可篝火、骑马、划竹筏、蹦极等。给游客家一般的享受,是您郊游、度假的理想选择。 服务员还挺热情的,我们一边吃,她一边讲述这道菜的典故: 对于鱼羊鲜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船过练江,船小,一羊不慎落水,引来鱼群,群鱼抢食羊肉,吃得脑满肠肥晕头转向,一位渔民荡舟经过,撤了一网,收获众多。回家后,渔夫宰鱼,惊奇发现鱼肚装满碎羊肉,便将鱼宰净,碎羊肉重新填入鱼肚中,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骨酥肉烂,不腥不膻,鱼汤鲜美,羊肉奇香,风味极其独特……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名品。 另一说:孔子周游列国初期,四处碰壁,举步维艰,连饭都吃不上,其弟子只能四处乞讨,一天,偶得一些鱼肉和羊肉,由于大家都饥肠辘辘,遂将鱼、羊肉混在一起煮,发现其味竟鲜美无比,自此流传开来。据说,“鲜”字便是这般得来。 北方人以羊为鲜,南方人以鳖为鲜,鳖、羊同蒸,聚南北两鲜于一盘,故称“鱼腹藏羊”。春秋时代,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其御厨易牙,善调五味,首创食疗养生膳,据说“鱼腹藏羊”便出自易牙之手,易牙将鳖与羊合蒸,味道鲜美无比,腥、膻味全消,故后人将鱼和羊组了个“鲜”字。这道宫廷名菜在南宋又称“鳖蒸羊”,与“鱼咬羊”有口味上的类似。 一边吃这道菜,一边听着这么经典的故事,使人感觉这道菜真是人间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