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对历史虔诚敬畏的心,追随着旅行团,我来到了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上的明十三陵。顾名思义,十三陵是明王朝诸位皇帝的陵寝,陵区周围群山环抱,陵前又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而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进入景区,抬眼望去前方是一条笔直的神路。再沿路看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恢弘大气的石牌坊。石牌坊是陵区前的0座建筑物,它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细细观赏,让人叹为观止。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峪,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恢弘磅礴的帝王气息扑面而来,令我顿生敬畏之情。大红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为陵园的正门。进入大红门,便踏上了全陵区的主陵道,神道纵贯陵园南北,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神道中央,有一碑亭。它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是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字迹苍劲。让我灵魂为之一振。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让我不禁慨叹皇家建筑的大气与辉煌。 这次明十三陵寻访之旅,让我从心底感觉到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这份历史的厚重感更让我的灵魂为之震颤,因之提升,真是不虚此行。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明十三陵,去追溯历史的那分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