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怀柔区的34个怀柔民宿被列入了政府采购计划,这给了酒店行业很大的信心。据了解,怀柔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民宿,目前已经发展出563个民宿,在全省居第一。目前,客栈已经成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据了解,3月23日,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布了《北京市2021-2022年度会议定点单位协议采购项目(民宿)征集结果公告》,全市共有57家乡村民宿入围,其中怀柔区入选34家,占比达到六成,这是怀柔区入选的34家,占比达到六成,这是怀柔区民宿首次入围政府会议定点采购。 怀柔区文化旅游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此次评选的34个景区,涵盖了9个乡镇。怀北镇是最大的一个,有13个。另外,渤海镇有7个,琉璃庙镇有5个,雁栖镇有3个。此外,渤海镇的北沟村和六渡河村也被列入了购买清单。 ![]() 井邻宾馆坐落在渤海镇的洞台村,毗邻慕田峪长城和响水湖,有精品客房22间,会议室3个。“我们有一个60平米的多功能大厅,可以容纳三四十个人,室外空间216平米,可以容纳100个人参加各种会议。”石晶说,这个酒店在周末和节假日都是爆满的。但是,在星期一到星期四的工作日里,房间的使用率也许仅为高峰期的1-20%。 “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石晶说。 北京民宿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把民宿标准化、规范化、规范化、规范化、规范化、促进行业发展,是本市民宿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怀柔争取把更多的民宿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既能扩大民宿的非假日经济,又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是以民宿的高质量发展为基础。 近年来,怀柔在资源、人文环境等条件的支持下,发展乡村旅游已初见成效,尤其是近年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怀柔紧紧把握创建全国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大力推进传统乡村旅游向高端乡村民宿方向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培育了以老木匠、岑舍、坚果艺术农场等为代表的高档乡村民宿,并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到现在为止,怀柔区共有14个乡镇,13个乡镇拥有了民宿。目前,全市共有563个农家小院、700个庭院、3465个房间、6704张病床、9058张餐位、8155张、员工1210名、投资总额9.2亿元,其中本地业主256家,外来业主307家,占总数55%。 怀柔区政府还大力扶持民宿发展。例如,2018年7月3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怀柔区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奖励办法(试行)》,其中涉及民俗村、五星级民俗村、星级民俗户、民宿、新型乡村旅游合作社等九大类,符合条件的民俗村给予500万元奖励,金宿级民宿给予12万元奖励,银宿级民宿给予10万元奖励,五星级民俗户给予10万元奖励,五星级民俗户给予10万元奖励,四星级民俗户给予10万元奖励,四星级民俗户给予8万元奖励,同时对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在洗涤设备、洗涤费用以及入社成员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该奖励措施的推行,使怀柔民宿发展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要积极发展高质量的工程。近年来,怀柔科学城、雁栖湖国际会都、影视产业示范区、美丽乡村等项目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客源,也为交通、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区在经营理念、创新意识、设施品质等方面,大力支持坚果艺术农场、白鸟系列、又见系列、瓦蓝永无乡、牧马人、明明山居等精品民宿,目前已是国内民宿行业的龙头。这些高质量工程对全区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同时,怀柔区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以“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发展怀柔民宿。比如渤海镇的国奥乡居,利用“三权分置,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剥离了农村闲置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形成农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业经营、政府监管的有效机制,较好实现了让土地流转起来,真正盘活了农民闲置房屋,增加了农民租金收入,吸纳了附近劳动力就近就业,使怀柔民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怀柔的乡村旅游已经在京城崭露头角。怀柔发展乡村民宿,改善了乡村生活环境,改变了农民的观念和观念,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