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宣传热线:
信阳市座落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经济、文化、教育、物流中心,也是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信阳山水秀媚,气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创业之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信阳处于东经114°06′,北纬32°125′,地势南高北低,岗川相间。西部及其南部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
豫南山地,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7.1%。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在信阳境内长约200公里,东段山脊高峻宏伟,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宽阔低缓,以千米以下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阳境内69公里,山势高峻陡峭。中部是丘陵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座落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100米,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5%。因为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及其冲淀,构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北部是平原及其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
气候条件
信阳地跨淮河,座落于中国亚热带及其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导致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宛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
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年平均天气温度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
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信阳四季分明,春天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天,降雨量达250-3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天高温高湿气候显然,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降水量400-600毫米,占全年的42-46%。秋天凉快,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170-270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天气候干冷,降水量少,约80-110毫米,占全年的10%;冬天在四季中历时最长(130天左右),但严寒期短,日平均天气温度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
水流水域
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
全市总面积的98.2%,长江流域面积仅占1.8%。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其中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及其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全市河流水面面积共计3.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96%。
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著名水域光山五岳水库、商城鲇鱼山水库、市区南湾湖、北湖等,出山店水库是淮河上游操纵性工程,适合建设大型水电项目。
本页关键词: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