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宣传热线:
汪口村座落于江西省婺源县东部江湾镇,地理坐标:北纬29°21′33\" ,东经117°59′13″。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汪口座落于婺源县东江湾镇压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往南至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向东到皖黄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被儿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及其风格。古村廓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分宜人。汪口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 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 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有属徽派建筑的“千年古街”;古朴典雅的“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及其“养书屋”等民居;沿河十景点的龙船潭“水上竹筏漂流”;还有由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设计的“平渡堰”曲尺碣遗址……
汪口村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村落背靠慢慢升高、 呈五级台地的后龙山。汪口由一股正东水(江湾水)与另一股东北水(段莘水)在村南汇集。明净如练的河水由 于村对岸葱郁的向山的阻拦而呈“U”形弯曲,构成村前一条“腰带水”的三面环水的半岛。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庄民居依次构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体形态。汪口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天气温度16.7°C,常年平均降雨量1821美媚,无霜期约252天,70%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村前隔河“向山”上苍翠的古木、双河汇集,三面绕村的河水,千古未变。名木古树有古樟群、松、杉、柚、翠柏、梨树、桂花、紫薇、牡丹等。主要集中在村西水口及其村庄对岸的向山上,遮天蔽日,郁郁葱葱。
本页关键词:汪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