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宣传热线: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座落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站在葛仙山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乘云奔来,气势宏伟,人称“九龙窜顶”。远视可见武夷山主峰黄岗山、上饶灵山、弋阳龟峰。 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
北宋元祜七年(1092),在葛仙山之香炉峰建葛仙祠,后经南宋、元、明几代扩建,遂成一气势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
葛仙祠坐北朝南,依山筑阁,铁瓦石门,殿内神像森列,古匾横陈。寺院周围分布着迎客松、试剑石、上马石、下马石、舍身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龙池等古迹。历年来,善男信女不绝,特别是每年的六月初一为葛仙山的“开山门”之日,十月初一为“关山门”之日,八月二十相传是葛仙寿诞,还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诸日,朝山进香者常达万人以上。
香炉峰
座落于大葛仙殿西南约3500米处,海拔1037米,山势峻峭挺拔,其峰巅恰在大葛仙殿的中轴线及其水平线上,从八卦门里遥望,时常蒸腾于峰头的白云,恰如葛仙祠香炉中的缭绕青烟。所以,此峰是葛仙祠的天然香炉,它使神话般的仙山更加美妙及其浪漫。
葛仙祠
又称玉虚观,祀葛玄,建于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祠依山筑殿,座东北朝西南,有大葛仙殿、老君殿、观音殿、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阁等。建筑规模雄伟,结构严整,建筑构思量究。
娘娘殿
为纪念葛玄之母而建。传说葛玄在葛仙山上修练之后,其母特从江苏老家赶来探望,不意行至半山蓦地故去,未能见上儿子一面。所以在葛母仙逝处筑殿纪念。娘殿座落于葛仙祠西北3.5公里处,海拔610米。虔诚的香客从古道登山,先在娘殿烧上一柱香,并歇歇脚,然后继续登山。此处绿树掩映,风景甚佳。
慈济寺
座落于葛仙祠的玉皇阁之北,与大葛仙殿相距约100米左右,低于大葛仙殿约25米。座向与葛仙祠相反。慈济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年(公元1593年),当时葛仙山的大葛仙殿有万众香客,因人满为患,恐生事端,道士邀请一样在江西及其东南宗教界颇有影响的鹅湖峰顶寺的僧人前来设立分院,共理庙会。于是构成“一山两教”,“道释共处”的宗教文化特色。
接官亭
接官亭为葛仙山之门户。据记载,系明代嘉靖年间为迎接京官内阁大员而建。每有朝中大员或名士上山,道长要率全山道士在接官亭恭迎。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该亭为八柱式大型牌楼,将古代建筑造型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溶为一体,古朴典雅,宏伟壮观。亭前亭后是数百级宽阔平坦的登山步道,给人以步阶登天的感觉。
葛仙峰
景区内的最高峰,海拔1096.3米,明显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是抒情揽胜的好地方。站在葛仙峰上,可揽四方云山,圭峰、黄岗山、鹅湖山、七星山、独竖尖……尽在视野之内。在此观看日出云海群山之巅,尤为荡气回肠,极尽壮观。
紫云峰
座落于大葛仙殿西北。春夏之季在此峰能够看到紫色的云海,故名紫云峰。因为山体的特殊位置及其阳光的折射效果,峰前云生雾起,时白时紫,似山似海,极尽变化,虚无缥眇,意味无穷。
本页关键词:葛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