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宣传热线:
铜钹山(属武夷山东脉)为广丰县第一高峰,最高点海拔1534.6米。山顶茅草丛生,一片平地,夏天较地面温差低于15℃,是度假避暑之胜地。这里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峡谷深幽,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完好。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蓄积量120万平方米,有原始次生林3万多亩,毛竹林10万多亩,分布着100余科共2000余种野生高等植物,其中列为国家及其省级重点爱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香榧、香樟、柳松、银杏、厚朴、木莲等。茫茫竹林中,还散着几百株极其珍贵的天然南方红豆杉幼树。另外还有极为珍稀的银杏、木莲,大多为清代所植,至今已有一、二百年历史。据调查,鸟兽类野生动物有200余种,两栖爬行类100余种,昆虫种类更是繁多,其中列为国家重点及其省重点爱护的有黄腹角雉、毛冠鹿、短尾猴、云豹、穿山甲、熊、鹰嘴龟、尖吻蛇、眼镜蛇等30余种野生动物。受侵蚀构造地形的影响,铜钹山构成了一个个陡峻的山峰,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构成了一个个形象逼真的自然景观。白花岩,又称白华岩,坐落在铜钹山东北高阳村境内的嵩山峻岭之中,为广丰县著名的“三岩”之一。岩穴面积约2500平方米,岩高60米,远望如吐蕊花瓣。岩中有广福寺,始建于唐末,寺内石壁上留有二十四诸元代仙图壁画,人物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活泼。
铜钹山座落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南部,属武夷山脉东段北麓。距县城38公里,主峰座落于广丰县与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1534.6米,为广丰县的最高点。清代诗人徐兆伦曾登临铜钹山并赋诗曰:“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从此铜钹山获得了“东南第一峰”的美誉。2002年十一月铜钹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日前正踊跃申请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铜钹山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境内的白花岩是江南佛教圣地,还有北宋抗金名将张叔夜故里——塔底,至今还存着宋高宗、宋宁宗御题全文。明代文学家吕怀、清代诗人徐兆伦等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相当多佳词与秀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关于铜钹山山名的来源日前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据福建乡民们传说,古时在山上拓基建庵时,曾得铜钵一只,故名铜钵山。
②江西民众则认为,此山形如铜钹而得名。
其实铜钹山地处赣、闽两省边陲,山深林密,自唐末以后,这里一直是农民起义的重要据点,如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福建邓茂七为首的农民起义等,都曾在这里据险与官军周旋,因而被历代封建朝廷明令封禁,故铜钹山有“封禁山”之称。
铜钹山景区面积320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广丰四分之一。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完好,境内有原始森林3万亩,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木材蓄积量为120万平方米,毛竹林面积10万亩,分布着大片的国家一级名贵树红豆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地下蕴藏着各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七星、军潭、条铺三个高峡湖,水光潋滟,风景绮丽;境内还有木城关、支面关、五通关、条铺关、太平关等雄关隘道景观。遍布奇峰怪石,秀山丽水,其中铜钹山尖、七星尖、双峰尖、悟道尖、上加尖、军潭石、老人石、关公石、八仙下棋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同时,铜钹山有相当多悠久的人文景观,境内有省级重点爱护文物的九仙山城堡、北宋将领、资政殿大学士枢密院签书院事张叔夜故居。广丰著名的“三岩”之一白花岩,岩中有始建于元代的广福寺,寺内两旁有二十四诸仙石壁画,人物神态各一,造型生动活泼,斯处登高眺望,赣、浙、闽三省尽收眼底。景区内还有远近闻名的广福寺、悟道尖寺、马氏夫人庙;有1931年的广丰苏维埃政府旧址及其十八勇士跳岩就义的红军岩,是著名的“红色故土”。
本页关键词:铜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