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秦长城相比,地处怀柔境内九渡河镇,距北京城区60公里的黄花城长城并不古老,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仅600多年,属于北京明长城中的一段,名将戚继光曾巡守于此,当时是守护京师和明皇陵的重要门户。1974年建坝蓄水,当时叫西水峪水库,现在叫灏明湖。进入景区的第一眼奇叹就是两侧沿山脊蜿蜒而下的古长城在山谷间被巨大的水库大坝替代,600年岁月在这里耦合为一体,应该在文明于世的万里长城中是唯一的。顺着坝体侧的台阶攀上坝顶,眼前一亮的是突然展现的湖光山色:水域不算宽阔,却把一切可能的山谷沟壑包容蔓延向上游延展,青山与碧水交融相依,山因林木植被茂盛而苍翠,并被多色的花卉点缀。水因青山环抱而富有灵秀。沿湖而行,人如画中游,湖光山色赏心悦目,绿树、红花、幽径相伴,由你徜徉。其实如果没有这盘龙蜿蜒的古长城与湖光山色,这里只能是非常普通的北方山区一隅,人类曾经的历史,人类改造的自然,古长城与水利工程的和谐融入 ,才有了黄花城的旅游地角色。 有句成语叫“固若金汤”,源于汉书,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池为防守严密的护城河。位于慕田峪与八达岭长城之间的这段黄花城长城为明朝将军蔡凯所修筑 ,长城全部以石条用小米熬汤砌筑。因朝中奸佞奏称“工期过长,投资太大”,结果将军被处斩。后来皇帝意识到事有蹊跷,便派人调查,见蔡将军修筑的长城极其险峻、坚固,所砌砖石竟敲击不出一丝裂纹,于是又为蔡将军平了反,并在城下极显著的岩石上以颜体刻下了“金汤”二字,因此此段长城又名“金汤长城”。 今天这“金汤”之势已荡然无存,其实人们期望建树的任何的永远、最最和绝对,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之下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任何人为都是受到时代制约和局限的产物。相比之下,这里“三绝”之一的明代百亩板栗园,园中99棵500多岁的古板栗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历经风雨,仍苍苍满坡。那巨龙戏珠之躯和撑掩苍天之冠,令人嘬舌赞不绝口。明代守城将士三分守边,七分垦种栽培的大明板栗,顺其自然,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至今仍向世人奉献着颗粒饱满的硕果。成为京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