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同志在几十年前曾经身临长城之上,发出一声豪言——不到长城非好汉!如今倏忽间已过数十年,长城依旧沧桑怀古,而伟人早已成为过往云烟。对于长城,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它的筑造时间跨度很长,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明,历经数千年,现在长城古迹上依旧有很多新旧相叠的痕迹。另外加上风力的侵蚀,有些长城段在历史的风尘里已经坍塌断裂。至今保存最完好的长城要数古北口长城了。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它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观看历史剧,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长城的雄伟面貌。它以自己钢一般的臂膀护卫着那些或沉迷于酒香色丽的皇宫,或护佑着气息奄奄在所谓龙榻之上的天子。因为长城的护卫,宫廷内外香气袅袅。可是不知道咋回事,后来,辽和金一块被元给灭了,再后来,大元的子弟不争气,又被老朱家给灭了,最后,老朱家的后代也是犯老毛病,终于又被满族的铁骑给他破了家门,逼得老朱家的小孙孙急得上吊而死。几十代皇帝把个长城修了补,补了修,可结果还是保不住自己的万事繁华。到底是谁之过?缘何因呢? 当我们来到长城的脚下,或者爬上长城的最高顶时,一定会问这个小问题。不然,我们恐怕也是白来一趟吧。心思悠悠,眼望远方,此时正风轻云淡,我想在千百年前的天气依然如此吧。只是因为那时人们的欲望膨胀太大,时常产生内外争斗,由此压抑了人内心的诗意,所以才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把这些古城古墙搞得灰不溜秋,阴暗潮湿。 我这姑且的一乱想,没有任何其他科研价值。请所谓的专家学者莫激动!如果您实在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话,那还是请您那先去看看长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