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宁坝上草原是京北第一草原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境内,故又叫丰宁大滩草原,是距离首都北京(距离280公里)最近的天然草原,所以被称为京北第一草原,是人们避暑、度假的旅游胜地。 几天有幸和朋友一起来到了丰宁坝上草原。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坪景象,同时还有些奇花来点缀,更添几分姿色。不远处有牧民在骑马放牧,同时还可以听到他在高声歌唱。草原广阔无尽与天相连,据说草原上共有各种植物300多种,并且许多都是非常具有观赏性,如金针花、野罂菜、干枝梅、金莲花等,素有“植物药库”之称,深受人们喜爱。每年端午节前后百灵鸟在花草中产卵孵化,是捕捉百灵的最好时节。10月成百上千的南徒大雁在这里短栖。野兔、鼹鼠、狐、豹等草原动物,经常在坡地草丛中出没。京北第一草原是避暑狩猎的好地方。 丰宁坝上草原名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草原名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草鱼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洒脱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摔跤是草原上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待客礼俗。贵客至或遇重大节日举宴,主人送上一瓶酒而先不上酒杯。瓶口上抹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或长者用右手指蘸少许酥油自抹其额,再依长幼之序递抹,事毕主人才拿来杯子斟酒敬客。火神节,节日里,家家都要杀一只肥羊,选最好的胸脯肉和羊头,放在火上烤,以供祭火神,全家老小向火堆叩头,供祭后,各家尽兴享用奶酒,火烤,涮羊肉等佳肴。马奶酒,口蘑和蕨菜等都是草原独有特产。 丰宁坝上草原的旅游、休闲、避暑、度假等配套设施,近年来发展较快,草原上建起了多家度假村、度假苑,农家大院,游客可在此骑马、骑骆驼、射击、射箭、参加草原篝火晚会等活动,也可滑草、爬山、唱卡拉OK等。 丰宁坝上草原的著名景点——“九龙松”,其外形颇似九龙翻飞。旅游、休闲、避暑、度假还是去丰宁坝上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