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村上搞农家乐不过两三家,来的游客少,生意难做。如今,农家乐经营户达17家,游客蜂拥而至。看来单打独斗必须让位抱团经营了。”昨天,泾源县香水镇大庄村村支书马生林介绍。短短3年,泾源县积极培育农家乐产业,由当初几家发展至81家,由1个村扩展到5个村,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上千人就业,抱团经营使得泾源农家乐人财两旺。 3年前,泾源县自发搞农家乐的农户寥寥几家,不足以形成规模。为了弥补当地旅游接待“短板”,2007年,泾源县政府投资30余万元,在泾河源镇冶家村率先搞起了农家乐。路通了,房盖了,随着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人数增加,去年纯收益达到133万元,农家乐增至30户,户均纯收益4万多元。“每次能接待五六桌客人,今年收益可达十来万元。”冶家村农家乐老板冶德红告诉记者,“没想到经营户越多,生意越好。眼下,村上又有30户人家申请投资搞农家乐,不要政府1分钱。” 为引导当地农户更多地加入到农家乐产业经营当中,泾源县又先后投入60余万元,鼓励农户自筹,先后建起了大庄村、土窑村、园子博爱新村、胭脂峡等农家乐。“政府补贴2万多元,自己投入8万多元,在村上建起了农家乐,自今年5月开张以来,接待游客上千人,收益两三万元。”泾源县园子博爱新村村民马芦花介绍,目前村上通过危窑危房改造、红十字基金项目,已经建起200套农民新居,有10家已经开始经营。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经营,正在改变当地人的致富理念。目前从事旅游产业的人数已达到万人,已占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去年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泾源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马义红说,农家乐抱团经营不仅给农户带来直观效益,更成为提升当地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