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佐坦言,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应对“短缺统筹规划、标准不健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四大问题。当前,中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休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呈加快速度增长之势。据估算,到2015年,估计国内外旅游人数将超33亿人次,休闲旅游消费相当于市民消费总量的10%。 中国中国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张天佐十八日在此间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2010年全国“农家乐”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年营业收入逾1200亿元,但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应对四大问题。 第九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讨会十八日在海口举办。张天佐推荐中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前途时作以上表示。 来自海峡两岸休闲农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当天强调,中国休闲农业应加强创意,提高“农家乐”的价值。 张天佐称,中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萌芽、起步、较快发展及其快速发展几个阶段。据全国19个省不全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张天佐表示,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求相应的产品供给。中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旅游资源,是今后增加供给的最有效途径。未来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前途是“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市场差异化、运营规范化、服务组织化”。 “农家乐”是一种人们利用城市郊区或乡村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餐饮、休闲需求的旅游方法。“农家乐”周围通常都是漂亮的自然或田园风光,所以颇受大陆城市人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