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以来,我县农家乐发展较快,但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为:特色少、雷同性大,山区海涂平原水乡农家乐基本格调差不多,个性体现不出来;旺季时客人盈门,淡季时车马稀少,很多农家乐短缺规划,顾眼前的多,盲目投资,花大钱却见效不多。 据悉,日前全县共有农庄型或村务型农家乐64家,其中村户型7家。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4.1万人次,收入达1.37亿元。 “我县是全省发展农庄经济、农家乐最早的县市之一,下一步应当通过转型升级,将农家乐串点成线,开展特色游项目,发展更高层次的农家乐、乡村游。”目前,我县召开农家乐提档升级座谈会,与会专家针对我县农家乐存在的一些矛盾及其问题,提出了相当多建设性意见。 对此,相关专家建议,要立足绍兴本土,做出绍兴特色,把农家乐建设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重点哺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建成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点;哺育数十家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实现年吸纳游客达百万人次以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000人以上的目标。 针对农家乐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其目标,专家提出,要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分“三个区块”建设。一是南部山区为一个区块,以平水、稽东、王坛、富盛的自然风光为依托,重点明显绿林竹海、香雪梅海、千年榧林建设等,把竹文化、茶文化、踏青赏梅,登山观榧,野外郊游等一系列稽山旅游深度开发出来。二是以湖塘、兰亭、夏履、杨汛桥、柯岩为一区块,依托大香林桂花、柯岩风景区、印山越国皇陵、鲁镇一条街及其鉴湖水源头,做强做活瓜果采摘游,乡土观光游等;三是以安昌、陶堰、孙端等水乡为一个区块,搞活搞好水文章,推出水上娱乐,河鲜品赏等众多绍兴水乡特有的地方民间活动。 以“三个区块”为依托,构成“三条线路”。以“茶香游”为一条休闲旅游线路,从富盛镇宋六陵为起点,经“御茶园”、上旺村、平水酱文化博物馆、同康绿林竹海、东村香雪梅海直至千年榧林。以“酒香游”为一条休闲旅游线路,从柯岩风景区出发,经岭下桃源农庄、大香林景区、香湖山庄直到越王峥下夏履生态农庄。以“水乡游”为一条休闲旅游线路,从绍兴或柯桥起直抵兰亭羽峰休闲农庄、森林山庄、陶堰百家湖农庄及其在水一方农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