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审理的是共同继承案件。村里老李家有三儿三女,其父母生前留有3亩地,去世后由小儿子耕种。2011年初,这3亩地被征用,获得国家补偿款7万余元,小儿子一人领取,其他兄妹五人索要不成,便将小弟告上法庭。经过审判员的反复调解,兄弟六人决定及其解,按照各自当初照应老人的时间分配该补偿款。没想到钱分完了,有三个兄妹又反悔了。此次潘庭长及其两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就是审理此案。 身上穿着统一的深蓝色法官征服,将国徽郑重别在胸前,“出发”。三日8时20分许,记者随道外区法院的潘革庭长及其审判员等一行五人登上警车,驶往距道外法院10公里外的民主乡。 入秋以来,农民们忙于秋收,为了方便农民,道外区法院民主法庭深入到农家院及其田间地头办案。 在村委会开庭“断家务” 在沙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警车驶进了民主乡民富村村委会。 此次审理的是共同继承案件。村里老李家有三儿三女,其父母生前留有3亩地,去世后由小儿子耕种。2011年初,这3亩地被征用,获得国家补偿款7万余元,小儿子一人领取,其他兄妹五人索要不成,便将小弟告上法庭。经过审判员的反复调解,兄弟六人决定及其解,按照各自当初照应老人的时间分配该补偿款。没想到钱分完了,有三个兄妹又反悔了。此次潘庭长及其两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就是审理此案。 开庭前,潘庭长及其审判员仍不放弃调解。“你是大姐,从小伺候5个弟弟妹妹,没少付出,何必为了少分1000元钱伤了姐弟情分。”潘庭长动之以情地劝说。 “我以前让他们的够多了,这次少分一分钱我都不干。”听到大姑子这么一说,小弟媳妇火了:“老人生前你一天没伺候过,你有什么资格分钱?”顿时,屋内吵成一团。法官赶忙劝架,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宁静。 调解不成,开庭审理。庭审中双方各不让步,潘庭长告诉双方,等待法院最后判决。 “铁齿铜牙”调及其邻里情 接下来等待法官的是两个执行案件。 “每到开春种田时,农民就会把自家房屋抵押给农村信用社贷款,有的农民收成不好,不可以按期还款,我们要前去执行。”潘庭长一路上向记者说明。 经过七扭八歪的小道,车子驶到了民主村三合屯一稻田边。一扛着耙子的农民走了过来,他就是被告老周。法官询问了老周的秋收情况,催促他尽快还上2万元欠款。老周表明眼下能够先还2000元,等卖了大米,争取所有还上。随后,老周把2000元钱交到信用社信贷员手里。法官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三姓屯,执行了另一位农民的欠款。 中午11时40分许,法官们赶回民主法庭,在食堂简单吃了午餐。13时许,一行人赶往胜利村进行案件调解。 村民陈福(化名)新盖的二层小楼墙体开裂,他认为是邻居修路离他家过近导致的,苦于拿不出有力证据,无奈撤诉,但怒气难消。为了缓及其矛盾,法官几次调解,最后,修路工程商表明,虽然墙裂不确定是修路导致的,但其情愿为陈福家进行修缮。当天,在法官主持下,双方商定维修时间,握手言及其。14时30分许,法官又来到长合屯的老王家,调解了共同债务纠纷案件。 在村民家炕头审理离婚案 15时45分许,法官赶到民主村前五凤楼一村民家,审理共同离婚案。 一番劝解,原告女方不停诉说生活中的摩擦,保持离婚。调解无效,基于两人已经分居两年以上的事实,被告终于签字离婚。 17时30分许,一行人结束工作。这一天,他们驱车行驶了近百公里,走访了6个村屯,开庭审理案件两起,调解纠纷两起,执行欠款7000元。而这并不是他们最忙碌的一天,入秋以来,道外区法院民主法庭为了节省农民时间,不误农活,深入到农家院及其田间地头办案,开庭处理案件16起,调解执结欠款案5起,处理离婚、土地纠纷等调解案21起。与法官下乡办案的这一天,记者听到最多的是村民们朴实的表态:“法官都登咱家门办案了,咱肯定好好配合,没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