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农家菜用料新鲜,多为村民自我种养。本地鸡烧汤,香气扑鼻;田鱼肉质鲜嫩,毫无腥味;炒锦粉,农家大铁锅里出品,更为喷香……这顿农家菜让我们吃的很有满足感。 酒足饭饱后,记者拉着老板开始闲聊。“我可是第一个在我们村里开农家乐的”,金景清很是骄傲的告诉我们,他家的农家乐是2000年办起来的,是村里最早也是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如今庙后村农家乐已有13家,规模不一,每年的收入最多的有20多万,最少的也有几万块。 “你这儿除了吃,还有什么其他的项目吗?”这个问题一出,金景清便开始滔滔不绝的推荐,他的农家乐吃喝玩乐样样齐全。一层是餐厅,假如是一桌人集体订餐,菜价也不过几百元。上面四层被装修成了客房,共有32个房间,最多可住80余人,住上一天只要60元,可谓经济实惠。 除了吃住,农家特色还不但这么。金景清有10余亩田地,7亩种大米,2亩种蔬菜,还有1亩各种上番薯等。这些菜肴不但是农家菜的来源,更是游客们的娱乐之地。都市人可利用周末到田地里,当一回农民,摘上点蔬菜自烧菜肴,吃起来也别有一番味道。 在喧嚣的都市呆得久了,难免怀念“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大家都说泽雅镇庙后村最适当。虽然这里没有精巧的装饰,没有优雅的乐声,但只要坐在青翠层叠的竹林旁,听着潺潺水声,点几道农家小菜,再喝点小酒,别有一番怡然自得的情致。 雨中农家乐,山间溪水潺潺,很宁静,车子在山中慢行,一路说说笑笑,记者一行人全然不顾天空淅淅沥沥下的小雨,最终停在了一家叫“春媚农家乐”店前。这栋立在路边的5层小楼,门面很是古朴,一排美人靠可供游客等车、聊天。店老板叫金景清,约摸50多岁,朴素的农家人形象,笑呵呵的从厨房走了出来,似乎我们是朋友来串门。他告诉记者,农家乐的旺季是五月一日到十月期间,周末天晴游客是最多的,可有100多人。老板带着我们来到马路对面的小亭子,原以为只是路边的一凉亭,却暗藏玄机。顺着石梯走下去,还有一层,正放着一张圆桌。周围层层叠叠的竹林,青翠铺满了山谷地,山间溪水潺潺,及其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感觉好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