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记者一行来到座落于蓟县最北部九山顶景区的常州村。刚到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平坦小路,整齐而具现代感的小别墅,这里俨然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度假村。 淳朴直爽的高大姐热情地带着记者一行边参观边推荐:以前,常州村的村民靠上山砍柴、采药、采石为生,生活十分贫困。但这一切在1994年的夏季改变了。一行进山的游客流连于山间美景,耽误了下山时间,想找地方住下来。热心肠的高大姐看到这个情况就告诉游客,她家闲着个大土炕。在把自家农舍收拾干净后,她就像款待来串门的亲戚一样,热情地招待客人。不想这喷香的农家菜及其舒适的土炕比美景还吸引客人,游客连住数日依然不舍,临走还在炕席上留了一堆的钱。认真的高大姐拿着钱直追到山路上还给游客,可对方说:要是大姐不收钱,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来了。高大姐回去跟村支书说:“开个旅店吧,客人没地方住哪儿成。”于是天津蓟县第一家农家院旅店开张了。开业半年就接待游客500多人,收入一万多元。当年的这笔收入是过去她家里五六年收入的总及其。在她的影响下,村里的人家陆续建起了农家院旅店。 据悉,十多年来,全村接待的游客数量平均每年以两成的速度递增。今年前三个季度,该村旅游业营业额达到2600万元,实现纯收入1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金融创新农家乐梦想升级 不过记者了解到,近些年以来高速发展的农家院经营模式也遇到了资金“瓶颈”的制约,是创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举措为大家解决了难题。 高大姐这位“农家乐”带头人告诉记者:小山村靠的就是热情周到的服务、新景点的接连不断开发及其舒适的居住环境来吸引游客。热情是咱农家人的性格,“实打实”把游客当做亲戚朋友来招待,来村里旅游的将近一半是回头客。越来越好的景区要有配套的住宿,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村里对一般农家院进行升级改造。 据悉,常州村村里通过与天津农商银行蓟县下营支行合作,于2006年建立农村信用一起体,当年便有50户农民得到银行发放的1306万元贷款。此后,村里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契机,用这些贷款进一步扩大了“农家乐”的规模。短短几年的时间,高大姐的农家院为扩大规模就“四拆四建”了。高翠莲喜不自胜地说:新楼明年建成后,日接待能力将上升到100多人了。 记者还从近期召开的天津市农村金融工作会议获悉,“农家乐信用一起体”的成功仅仅是天津市金融业助力农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本市将以蓟县及其津南区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加快构建全方位及其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