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
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
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天津农家院: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
车神架西井峪
河北农家院: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其它热门目的地: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有关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3)

来源:网络 佟飞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8日 14:05:49 点击: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国内“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至今已具相当水平,部分地区因为政府主导有方已成功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强有力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内树立了先进典范,但由于布局分散,区域条件的参差不齐以及政府在市场引导方面的缺失等主客观因素而导致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尚存在管理、产品开发及经营方面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发展农家游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作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从旅游规划来看,大多数“农家乐”的开发缺乏专项规划,呈现无序经营,遍地开花的状态。从管理角度,虽然有地区农家乐发展政府已重视加强管理、引导、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但大多数地区仍处在经营理念低下、片面追求利润而导致的低价格恶性竞争局面;且由于盲目的简单模仿,不少地区出现建筑风格相似、经营项目以及管理方式的相互抄袭的商业浅层状态,这样只会破坏现实与潜在的市场需求,严重影响“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前景。

  2.旅游产品单一

  虽然按照资源依托的不同,而开发出突出特色的经营类型,但大多“农家乐”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如吃农家饭、农园观光、赏花采果、棋牌麻将、钓鱼、卡拉OK等。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缺乏对当地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策划包装不力,宣传促销乏术,使得一些旅游点虽能兴盛一时,但由于旅游开发的短视行为、诸种设计类型趋同、千篇一律的活动模式,而导致文化延续出现断层,不仅会使游客日久生厌,而且,一些地区开发效益下降,不断衰落,影响“农家乐”发展的后劲。例如,龙泉驿区“农家乐”的发源地书房村自1992年开始出现“农家乐”,到1999年达到高峰,但由于经营模式多年不变,加之周边地区农家乐旅游的蓬勃开展导致竞争加剧,从2000年开始效益下降。据调查,2002年,大多数“农家乐”的旅游收入比1999年高峰期下降了40%-60%。

  3.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加剧

  旅游业是一种顾客直接来到产品产地的产业,旅游发展促进了城乡间的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农村的“观念城市化”,[7]带动了乡村文化的进步。面对市场导向的迎合性,随之而来的即是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加剧,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农家乐”旅游区的弱势文化的冲击,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而致使地方文化资源弱化,渐失本真。

  4.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所谓“飞地化”,是指城里人占据了乡村旅游业中的经营地位,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城里人的“飞地”。[8]由于经营水平的差异,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效益差别很大。随着“农家乐”竞争的加剧,城市人口租地经营的比重在逐年增大,而且所经营的“农家乐”大多上规模、上档次,经营收入也较高。真正有农户经营的“农家乐”中,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主要是有过外出工作经历、主动外出考察和接受培训的业主。可见,作为本地化的农户要加大提高经营水平,以保证并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二)对策

  成都市的“农家乐”发展要充分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具有区域农业经济特点的开发,采取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农家乐”旅游有序、规范、健康的发展起来,真正达到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1.科学管理,合理整合资源

  成都市众多的乡村旅游地,必须根据区域类型和交通条件,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有选择的重点开发和创新开发,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在布局时要以“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两栖性”为出发点,以保护资源,发展生产为前提,不能破坏田园风光、污染环境。要合理规划以整合资源,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做好市场调研,准确定位,选好目标市场,因地制宜,开展“农家乐”总体规划,在项目建设上,避免盲目重复建设,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基地。

  2.特色分工,突出主题

  改变现有的大众化发展模式,转向特色化发展,根据不同地域的区位条件、农业与民俗文化资源而分出不同的主题“农家乐”进行开发,立足原汁原味的农家乡土文化,塑造个性品牌。重点突出蜀地人民“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实用理性思想。而在“农、家、乐”上,强调“农”、“家”、“乐”,即经营风格要有农家特色,服务要给游客“家”的感觉,经营项目要提供可参与的特色娱乐活动;在硬件上,追求“外部民俗古朴、内部装修现代化”。

  3.特色分类管理

  随着乡村旅游经营的商业化、建筑的城市化与设施的标准化,乡村性中淳朴的民风与低廉的价格等受到严重挑战。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成都的农家乐星级标准作为一种标准化管理,容易导致产品与服务趋同。政府与协会应该推行特色分类管理:形成餐饮、采摘、歌舞、杂艺、农业、节庆等特殊类型的乡村旅游,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民俗村。“家家达标准,村村有特色”是农家乐发展的目标,在村内应该推广标准化管理,推进土地、接待设施的适度集中与规模化,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乡村旅游经营者。

  4.提高经营水平

  “本地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农家乐”的比较大特点是经营者“农游合一”的“两栖性”,体现了本地居民参与的原则,经营者的本地化比较大限度地保证了乡村性,同时促进本地农户经济上的增收、致富。“飞地化”是对这一切的比较大威胁。“外来户”的优势:经济势力较雄厚,能够在区电视台做广告;与区里、市里有比较广泛的人际关系;最了解城市旅游者的口味;在经营中广泛雇佣带来的人员而挤兑本地人员的工作机会。在“农家乐”经营中政府要做好当地农户的技术支持与各项培训工作,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不断树立品牌意识、规模意识和特色意识,提高经营水平,保证劳力的本地化以促进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品牌保护

  品牌代表产品的一种视觉形象和文化形象,是旅游地参与竞争的重要载体。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旅游产品的品牌和知名度对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品牌的保护也是尤其要加强。

  通过分类管理形成一批专业的农家乐经营者,必然会形成品牌。在成都,由于农家乐主要由农民经营,经营者数量众多又是个松散的组织,缺乏商标保护意识,农家乐作为商标在涵盖了糖果、调味品等30个大类别领域已经被一些企业抢注,而成都周边数百个农家乐老板最关心的服务类农家乐商标目前也随时有可能被抢注。因此要注意提高农户经营者的品牌意识,积极注册商标保护“农家乐”的健康发展。[9]

  6.形象营销

  目的地形象是公众以一个潜在或现实旅游者的眼光对一个地区的评价,是旅游者对一个地区的信仰、印象和想法的总和,代表了大量与地区相关的信息。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影响目标市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10]因此,成都市在发展“农家乐”时应增强形象营销意识,注重形象塑造,个性设计以及形象传播。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强大发展需要庞大的消费群体的支撑,而庞大的消费群体源于对目的地的感知与吸引。对外地游客和外宾而言,民俗和文化是一个卖点,而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是两者很好的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成都要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如何吸引境外客源是一个必须面临的问题,乡村旅游完全可以成为其主打产品之一。据调查,国际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有强烈的关注,英、美、日、德、法、澳六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的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而乡村旅游产品“农家乐”正符合境外旅游者这一需求。将具有特色的蜀文化融入农家乐旅游,作为形象塑造核心,增加产品特色和内涵,设计一些参与式、体验式的探险等旅游活动,对海外旅游市场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具有生命力的旅游形象,整合营销,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对他们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让其他的城市人知道在川西平原上有一片净土,那里能让他们感到宁静与放松,那里有广阔的森林和明净的湖水,有淳朴的风情,有古朴的乡土气息,有高新的农业技能和放松的休闲娱乐、刺激的感官体验等,这些都最适宜他们来享受。因此,“农家乐”的形象营销对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十分重要。

还不错
(2)
22.2%
不怎样
(7)
77.8%
感谢您阅读:有关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以下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家乐联盟网的观点或立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