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 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 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
天津农家院: |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 车神架、西井峪 |
河北农家院: |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 |
其它热门目的地: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
天目村村长冯文忠感慨,“咱农家乐这么兴盛,其中就有上海人情感的堆积。”在他手机中还藏着相当多上海老朋友的号码,每到春节不忘互相拜年。他报给记者一个叫杨梅珍的上海游客号码,村里人都唤她“胖姐”。记者拨通了“胖姐”手机并问她,为什么那么多上海人这么大方地既投钱又热心在临安开展文化、教育互动?她说:“临安为上海制造了这么好一块生态环境,从上海角度讲,应当对他们有所回馈。我们对这块土地尽的每一份力,都为了让自我的颐享天年之所变得更好。年年到临安,就是‘回家’。” 临安西天目旅游宣传片中,一位入住当地农家乐的10岁上海女孩倪慧颖被问道,“你什么时候来这里度假的?”女孩答:“从2岁起,我每年都要跟外公、外婆来这住2个月。” 天目山脚下的天目村,90余户农家乐,床位2万张,年接待游客15万,其中上海游客占了大半,与村民们感情不浅。村长冯文忠就不止一次听说,早年村民们办农家乐遇艰难时,都受到了很多上海人低息或无偿的资金援助。 在上海老年群体中,临安已不单是个养老胜地,更是一种情结。这是怎样一种情感呢?为解此题,记者近期特邀《今日临安》负责新农村条线的记者洪艳去临安农家乐发源地天目山镇走一回。 还在正月里,银福苑老板张银福忙着维护被冻坏的水管,为快要来到的旺季作准备。他递给记者的名片,正面是自家店推荐,背面则是上海往返大巴师傅的联系方法。他用很溜的上海话说,四月到十一月,每日至少有两班大巴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向天目山镇源源接连不断输送游客,他112个床位每天爆满。旺季时,简直就是战“双抢”——从前“双抢”忙种地,而今忙烧菜洗被单。“来的全是回头客,熟面孔,跟候鸟似的,一到季节准时出现,短则住2个月,长则住半年,有位老人已持续来了18年。”对这些常客而言,价格也实惠,包吃包住,人均每月1600元,而上海人异地养老讲究“圈子”,通常都组团10人以上。为照应这些不失约的老主顾,张银福年年预留九成床位,“所以夏天,散客若不提前1个月预定,我就没法安排床位了。” 一同前去采访的《今日临安》负责新农村条线的记者洪艳说,真巧,张银福的弟弟张银松正是受到上海人的启示,才创办了临安首个农家乐。20年前,几位来天目山旅游的上海老人留宿张银松家,并建议“何不把自家农房改装成可接待游客食宿的小旅店”,这个金点子,让张银松开始了创业之路。此后,周边农民争相效仿,农家乐在天目山镇、太湖源镇、昌化镇遍地开花。不过,农民在经营中资金卡壳时,也获得了来自上海的资助。譬如“天目九号”2007年初建时,床位不足40个,两年前,老板吴伟峰想趁热扩建,但资金有缺口。他说:“当时有10名上海教授住在我店里,他们提出,每人一次性资助我15万元,买下10个房间30年使用权,托付我来治理,每年他们可免费居住15天。同时,我每年固定返还6个点利润。”正是这种比银行贷款利息还低的资金帮扶,让吴伟峰度过财政危机,现在“天目九号”按四星标准改造,已是当地最高级的农家乐了。 事实上,随意走进一户农家乐,你都可能触摸到上海痕迹。银福苑门前一口“长寿井”,便是上海两位离休干部赞助所建。3年前,张银福随口提及想掘口井,正在当地度假的上海老人周友白、余恭镇立马掏出2万元。两位老人说:“这儿空气好,夏天温度比山外低7度,所以年年都要来住上两个月,把吃保心丸及其开空调的费用都省下了。这回出钱掘井,自我能喝,其他游客也受益,还能装几桶井水带回上海去呢。”在“张银松农家园”,一位上海退休职工已持续10多年在此度假,他创作了多幅字画送给了老板,成为农家乐对外展示的珍品。而在另一些农家乐,也不时能看到由上海人捐赠的乒乓台、健身器械等。 “这些还都只是有形的投入,更多上海人在临安逗留期间,为当地输出了知识及其智慧。”洪艳对记者说,1至七月,相当多农家乐老板便不约而同去附近学校借黑板,由于上海的特级教师们会给一样来自上海的中小学生上家教,同时邀请临安当地儿童免费旁听。还有一位上海老奶奶王萍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82岁的王萍是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离休干部,持续11年来临安养老,被天目村聘为“文明乡风监督员”。她已走访了50余户农家乐,催促村民文明经商。一位周老板就曾被王萍“监督”过。10年前,周老板端菜时正抽烟,王萍立马抓住这细节说:“你这样就不文明了。”此后10年,周老板再没犯过这坏习惯,他说:“上海的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渗透,潜移默化中带来了咱农民们习惯、素质上的改变,也提高了农家乐的服务水准。”记者还听说,当地农家乐的宣传版面及其广告设计,多由上海游客做高参,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是,每年夏天清晨,就有上海退休体育教师拎着录音机,带领近百名在此逗留的游客及其当地村民共同跳广场舞,这场景,令相当多开车经过的人靠边停车欣赏。 在现场,记者还巧遇上海大巴师傅潘纳敏。他亲眼见证了近些年以来上海赴临安休闲度假游客的几何式增长,他也借机发了财,“从10年前的1辆大巴增加到当今的7辆,旺季时车子不够用,还得问朋友借。”反观临安当地,相当多农家乐从10多年前的三间二层楼 “起步”,现在已是又高又宽,不但“追高”到四五层楼,且横向发展,以至于很多农家乐之间只留下一人可通过的缝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