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农家乐能做什么?“吃饭、喝茶、打牌。”这大概是许多人对当下农家乐的所有描述。在农家乐这块大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却难逃乏味、内容重复的瓶颈。作为发展农家乐较早的区域,浙江很多农家乐已遭遇发展困局。 专家指出,农家乐并不只有“土”一个特色,全部能够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寻觅地域特色,从而跳出传统“老三样”。例如德清打造的升级版农家乐——“洋家乐”,就深受长三角地区高端客户的青睐;遂昌推出的科教版农家乐——蘑菇生态产业链,让游客们在玩乐之余还能了解到稻草发酵制成菌丝哺育蘑菇,成熟采摘后残余的稻草渣又作为肥料还田的过程,都让游客们受益匪浅。在满足了吃喝玩乐之后,怎么样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精神体验及其文化消费,是农家乐需要思量的新问题。 杭州富阳有个黄公望村,小小村落里的农家乐就不下十几家。每家每户的菜肴都差不多,一家搞起的活动,很快就会被其他农家乐仿效。在这个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农家小村里,就有一家农家乐接连不断跳跃发展,从最初1.0版本的吃农家饭升级到2.0版本的务农体验、农俗活动,乃至3.0版本的文化创意发展。 张建军的农家乐,从玩到做文化,靠的就是眼光及其创意。在大家都还忙于提供一顿热乎乎的农家饭时,张建军就在他的农庄里增加了坐牛车、水果采摘、打年糕、种植、垂钓、烧烤、挖野菜等游客可参与体验的项目。后来他又开办了乡村大舞台,增加竹竿舞、采茶舞、插秧舞等与农活相关的文娱活动,给村里沉闷的农家乐带去了亮色。 不过在张建军看来,“黄公望村”及其他闻名天下的《富春山居图》上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才可以帮他跳出传统农家乐市场,走向发展新空间。这几年他在农庄里陆续成立了“富阳市书法家基地”、“富春山居图卷创作交流中心”,并成功申报富阳市文创项目,实现了从农家乐到文创企业的转型。眼下,他又开始琢磨整合文化资源,在农庄里打造“农耕文化长廊”、“书画家工作室”,和“古造纸作坊体验场”等,把黄公望及其《富春山居图》这张文化金名片发挥到极致。 “莽莽芦荻州,纵横水乱流;渔网缘溪密,人烟近市稠。”这是一首描写湖州荻港的诗,很久以前这里就是碧溪绕芦港,桑基围鱼塘。从小在荻港长大的徐敏利多年前踏着农家乐兴起的大潮,在这里也创办下一家规模不大的饭店。 然而随着农家乐的兴起衰败,这个敏锐的荻港人意识到仅仅提供一顿农家饭菜已然不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法宝。她记起小时候父辈们敲打着船帮捕鱼的热闹场景,她听老人们说起旧时逢年过节的“渔家乐”表演,这些失落的荻港文化基因才是当地农家乐的生命力所在。 经过多方努力,消逝了多年的“渔家乐”乐队在荻港渔庄重获新生。“渔家乐”全部的打击乐器,尽是荻港村农民在平常劳作中少不了的农具。高音部,用的是装螺蛳的小木桶及其鱼叉,还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作“千步”的盛放鱼食的木制器具;中音部,用的是挑水的大水桶及其汲水的小木桶;低音部,则是小木船及其菱桶,和划船时垫脚助力的“萍起”……当游客们走近聆听这支“渔家乐”乐队演出时,一定会惊诧于其新奇的形式,而很多荻港的老人在惊喜之余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现在我们渔庄正在申报陈果夫家厨‘陈家菜’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敏利说,渔庄的陈家菜很有特色,80%都以鱼为主料。让游客在吃饭的过程中也可以享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她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