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指导好农家乐建设,白沙村在临安市旅游局的帮助下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对每一家农家乐的开创、运营、宣传提供帮助,并整合各家资源,印制全村农家乐信息,在风景区周围树立统一制作的农家乐指示标志牌,方便游客选择;村里还统计全部农家乐每日所需食物,采取统一采购,农户牵手联合打品牌。 从“乌鸦都不来”的僻静山村,到年收入3000余万元的富裕农家。十余年时间,临安白沙村完成了“草鸡变凤凰”的蜕变,农家乐使其获得了“太湖源头第一村”的美誉。 “去年,我们家净收入就有30多万元,家里还添了两辆小桥车。”白沙村山水宾馆60岁的老板娘夏银娣在推荐自家情况时露出满脸笑容。 很难想象,8年前,夏银娣的生活维持还是靠上山去收毛竹、砍树木。“那时候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仅靠卖一些毛竹、山核桃赚点钱,一户人家一年忙到头也就赚几千元。”夏银娣说。 从“卖山头”到“卖生态”的转变,来自于一场推进乡村旅游的变革。1997年,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临安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一起努力下,白沙村成功招商引资,开发了临安首个生态旅游景点——太湖源风景区,并大打“生态牌”,叫响“农家乐”。村民所有停止靠山吃山的做法,人人当起了养山人、护林员,太湖源风景区将沿途的茶室、摊点等旅游项目无偿交给村民负责经营,除平常治理费外,其收益所有归农民全部。另外,相关单位还花巨资做宣传,为太湖源景区赢得了“小九寨沟”的非常好口碑。 尝到了甜头,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办起了“农家乐”。如今,白沙村已有农家乐经营户140余户,床位4000多张。2011年,该村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3000余万元,构成了与景区相辅相成、共营共建的非常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