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乐”依托的是农村、农景、农事,是纯朴、自然。“农家乐”需要姓“农”保持农家风味,要多在“农味”上下工夫、做文章。美好的原生态风貌应尽量彰显,富有农家特色的民间习俗、工艺、饮食、歌舞、小调,应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中得到挖掘、爱护及其传扬,只有保持这些特色,让游客欣赏、参与,使他们欣赏其制作技艺,甚至参与创作、演唱,多吃一顿饭,多留宿一夜,景区及其农民的收入也就多了一份增长的空间,“农家乐”只有保持农家特色,才可以长久地留住游客的脚步。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各地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快速发展,“农家乐”旅游成了我们的又一种精神享受,特别是对城里人。 然而,与所有新生事物发展一样,“农家乐”也难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开发无规划,“农家乐”布局随意,或山上、或路边、或楼房、或草屋,零星分散,难成气候;低水平的同质化显然,玩乐项目相同,参与度低,摘葡萄柑橘,或采草莓,或塘边垂钓,或打牌下棋,缺少农村民间文化气氛。造成一些地方一哄而起,生意清淡,闲多忙少,有的甚至靠“宰客”维系。有的地方还办起了一些高档的“农家乐”,全部克隆了一些宾馆的格局。有的“农家乐”在租赁的山体上,违背国家土地政策,大兴土木,砍伐树林,毁坏植被,进行掠夺式开发。使围绕景点周边的“农家乐”成为“煞风景”的农村污染源。有人慨叹:“农家乐”里多了洋的,霓虹映彩、瓷砖铺地,不见了绿色、不见了树木,不见农家之本了,此话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