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的爱情天梯,双流的当代隐士”,这则新闻,有想浪微博的人想必都不陌生吧!悄然走红的不但仅是这句话,更是话里的两个人,一对对“白头偕老”这个词作出了最真实的写照的老人,更是一对幸福的无以言表的现代版的山居隐士。要问什么是对他们生活的真实的写照,谁是他们真挚纯净爱意的最佳的见证者,莫过于是那严寒的孤峰了吧!看着他们执着的坚守,那份温暖,那份爱情,打动的不单单是人心,还有对整个社会现状的动容。 然而,当记者驱车前往双流县“爱情天梯”时,发觉这只是个 “漂亮的误会”——100多级的阶梯不但是为老伴而造,也是为了打造特色农家乐。尽管这么,丈夫曾孝平与妻子谭桂蓉相恋40年、相守相知的爱情故事还是让人感动。 “#成都的爱情天梯,双流的当代隐士#这里是太平镇桃源村的尖山子峰,海拔800米,东与简阳相邻。有一对幸福的现代隐士,在严寒的孤峰执着地坚守着他们温暖的爱情,用自我的方法感动着过往的人群,我亲切地叫他们曾老师和谭老师。”十一日下午,成都市双流县太平镇党委政府官方微博“@双流太平”公布微博,用照片记录下老两口生活的环境,长长的阶梯倚山而建,阶梯尽头是一座小屋,绿树、竹篱笆立刻勾起网友们对“爱情天梯”的印象。“感动,又一次相信爱情了。”“有机会要去爬这爱情天梯。”网友们说。 昨天下午,天府早报记者驱车前往“天梯”所在的双流县太平镇桃源村尖山子峰,盘山公路间云雾缭绕,“天梯”就座落在马路旁的小山坡上,此时它的主人曾孝平正坐在炉边烤火。 听明我们来意,曾孝平摆了摆手,忍不住笑了:“我晓得‘爱情天梯’的故事,但我修这个梯子是为了打造农家乐。” 5年前,家住成都太升路的曾孝平放弃都市生活,从成都城区来到双流县太平镇桃源村上一个叫“尖山子”的山峰上,承包了几十亩的山头,并开始打造自我的农家乐“桃源”。 今年春节刚过,老伴儿谭桂蓉结束山下生意,上山陪着自我生活。这天,谭桂蓉恰巧进城办事,留下老伴独自在家。 相伴30多年 不求轰轰烈烈,只愿不离不弃。曾孝平说,他与老伴结婚30多年,过去在犀浦黄龙溪都住过,之所以要搬到尖山子峰,是由于这空气好,“老伴身体一直不好,这里适当养老。” 1971年,17岁的曾孝平前往云南当知青,在紧挨缅甸的国境线边种植橡胶,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结识了老伴谭桂蓉,“我和她是初中同学,好早就认识,后来共同当了知青。”。当知青一年后,两人开始相恋,1979年,曾孝平和妻子一同带着半岁的儿子回到了成都。“刚回来的时候,我爱人当老师,我就做生意,中间也遇到过很多艰难,但还是不离不弃。”曾孝平说,他曾收集古玩,弄得家里差点开不了锅,但妻子一直陪伴着他。 只是为了相依相守,只是为了相偎相伴,只是为了相守相知,只是为了不离不弃,两个人,用自我最真实的故事,向世人诉说着最为传奇的故事,也是最最纯净的爱情。来到荒郊野岭开农家乐,每日所想的,不但仅是要思量未来发展方向,还要身体力行做活路,为的只是以后不会老年痴呆。纯真,简单,这就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