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39岁的马强和30岁的邓女士新婚大喜之日,昨晚,马强和邓女士就忙着在农家乐里接待亲朋,准备婚宴。此前在接受中广采访时,马强说,把报名参加“火星一号”计划告诉妻子的时候,妻子只说了5个字———吃饱了撑的。昨天,邓女士说,“说实话,我很担心他。假如真的被选上,将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游,我肯定担心。但是,这是他的梦想,他感觉这样做是一件故意义的事情,我还是支持他。就像他支持我的想法和生活方法一样。” 马强说,报名后,他也已经和父母交流过此事,父母都支持他的做法。“他们说,那是我的生活,我有挑选的权利,他们不干预。” 都江堰文荟路,一家农家乐里,马强正忙着接待亲友,今天,是39岁的马强和30岁的邓女士的新婚大喜之日。 这是一家以军旅为主题的农家乐,墙壁上挂满了仿真步枪、集体照片、军功章、军衣和水壶等。马强曾有过三年的军旅生涯,他说自我性格中充满了挑战和冒险的原因,“报名参加火星一号计划,就是一次对一成不变生活的挑战。” 今年一月,马强得知了关于“火星一号”计划的新闻,他点进官方网站,提交了报名申请。一月十六日,他收到了主办方的电子邮件。在这封英文邮件中,一名叫“Norbert Kraft”的工作人员对他的勇气表达了钦佩。“这么快就有了回应,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我参加这个活动的决心。” 在随后的10多天里,马强又陆续收来到自“火星一号”计划主办方的邮件。马强的英文不好,每次阅读邮件,他都在网上用翻译软件或者寻找亲朋的帮助。最终一封邮件,主办方要求马强填写报名的因素。马强用中文写道:“中国古代有个人叫万户,将土制火箭绑在身上点燃,梦想着能上天,结局不言而喻,但他的冒险精神、挑战精神是我所敬佩的”,“火星对我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太阳系和太阳系之外的世界……这些都需要有先驱者前去探究……我坚决果断报名。” 马强将自我的此次报名定义为“为大家做些什么”。“我想,首批登陆火星的事,中国人应当参与。我应当为大家做些什么。” 马强说,他并不介意此次火星之旅是一场“单程旅游”。“经历过地震的人,对生死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2008年地震时,马强幸未受伤,之后他快速加入了志愿者救援组织参与救灾。 早年的经历也是他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因素。退伍后,马强曾在东南亚建设电站,也曾在欧洲待了近一年,“经历过这些,我的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强,能够很好地和身边的人共处,这是我的优势。” 他也分析了自我的不足。“一是年龄略微大了点,39岁了;二是我的英语不好,担心有交流障碍,但我会尽可能克服这些缺点。” 目前,荷兰一家名为“火星一号”的公司宣布启动计划在2023年把4名宇航员送上火星的“单程之旅”,日前已有37000多人报名,其中中国人有450多名。都江堰农家乐老板马强也是其中之一。 今日是马强的结婚大喜之日。假如被选拔上的话,他将参加为期8年的专业培训,并计划将在2023年被送至火星,但这是一趟单程旅游,没有归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