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以来,海口市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基础上,打造出新兴的农村生态经济品牌———“农家乐”。据悉,日前,秀英、龙华、琼山、美兰等四区均已出现各具特色的“驿站”、“农家游”等。但我市“农家乐”蓬勃发展的态势也带来了环保、卫生、安全、行业良性发展受阻等诸多问题。《议案》中指出,日前“农家乐”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排污排水通道不畅,规范治理存在漏洞。陈国强说,一些“农家乐”短缺消防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琼山区日前经营的“农家乐”中,手续较为完备仅占少数。 陈国强说,制订海口市“农家乐”治理办法,能够将这一产业引向深入,切实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议案》提到,办法的制订将打开“农家乐”这一业态的路子,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增进整个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有了治理办法,将有效地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陈国强推荐,发展“农家乐”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除了需要导游、治理人员、服务人员外,还需要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汲取大量劳动力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多位人大代表表明,“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不但给海口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还为农村带来全新的服务观念,大大增强了当地市民的文明意识,增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制订治理办法将有效助推“农家乐”的兴起,使我市旅游业向多元化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要实现“农家乐”旅游产业可连续发展,应以生态资源爱护为前提,以法律法规支撑为保障,建立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陈国强等代表建议,加强规划治理,切实处理好发展与爱护的关系。如界定适当“农家乐”发展的范围、区域,充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农家乐”开发,注意爱护古树古屋和生态环境。 “要加强证照治理。”联名提交议案的代表认为,对“农家乐”的经营条件和卫生设施等要认真审查,凡不符合办证条件的坚决不予办理;工商部门对“农家乐”无《卫生许可证》和《消防许可证》的不予发营业执照,对无证经营的,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教育、引导、完善,经教育不改的,坚决予以取缔。对经营“农家乐”的农民可实行免税政策,有艰难的进行扶持和帮助,增加农民收入。 陈国强等代表认为,要尽快制订《海口市农家乐治理办法》,明确农家乐的发展、规划布局、治理机制和体制、方法、职责、执法监督、违规处罚、奖励等内容,制订完善农家乐卫生、安全考核标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检查、考核,规范我市农家乐的治理,推动农家乐旅游连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