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城市周边游的主力,农家乐在春节期间大受欢迎,但记者调查发觉,在遍地都是农家乐的当下,项目内容单一的传统型农家乐慢慢开始没落,体验式农家乐愈发走俏,带有浓郁年俗气息的农家乐体验项目更成为许多城市人马年春节的一道“节日大餐”。 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的七坊村因村里有七家作坊得名,如今这些作坊再度“开门”,成了这里农家乐的招牌。在豆腐坊里聚精会神学磨豆腐的马小涛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就感觉新鲜,比那些只有吃饭钓鱼打牌的农家乐故意思多了,乘着假期带全家共同来玩玩,玩了大半天还意犹未尽。 记者采访发觉,如今农家乐数量更多,要想争得客源,只靠吃饭、钓鱼、打牌等“老三样”显然动力不足,那些像七坊一样,更强调体验感的农家乐在这个假期更受欢迎。“现在很多农家乐的项目过于简单,又趋于雷同,就是吃吃土菜、打打牌、钓钓鱼,一点特点没有。”苏州居民张淑华是个旅游喜好者,去过许多农家乐的她这么总结。 在马小涛看来,“不够乡土”是许多农家乐的另一个“致命伤”,“有些地方搞得太考究,竟然让人有种仍在城里的错觉。硬件和软件不搞不行,但搞得太好也失去了农家乐的本味,去过那么多农家乐,能找好这个结合点的不多。” 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居民,他们都感觉既然到“农家乐”游玩,就是要真正体验下农家生活。有个6岁儿子的辛慧告诉记者,常常带儿童去农家乐,给庄稼锄锄草,到地上摘点新鲜瓜果蔬菜,和儿童共同学认多种农作物,与小动物们来一场亲密接触,“儿童每次都非常开心。” 苏州的一些农家乐还推出土地返租倒种等体验式项目,花100元就能租到1分土地一年的使用权,想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让游客们参与进来,我们才可以真正留住客人。”已经开了7年农家乐的陈姓老板这样说。 苏州市吴中区旅游局副局长戴阿明表明,对日前许多农家乐而言,当务之急是重新展现出“田园牧歌”本色,紧紧环绕“农”这个特色,保持原汁原味,并增强观光体验乐趣,丰富内容和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