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打扫完自家院子的村民纷纷走上街头自觉地扫扫马路,清洗公共都有什么好玩的;场院里几户村民正在共同杀猪宰羊,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富有农家特色的房屋鳞次栉比…… 大山深处迎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昔日的小山村变身农家乐。这两年,沂山风景区紧紧抓住旅游业大发展的机遇期,以“打造山东旅游中部开花的龙头景区”为目标,重点打造乡村旅游。
“以前的时候路坑坑洼洼的,也没有路灯,晚上串门还要打个手电筒,现在路也修了,也有路灯了,整个都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村里还有采摘园什么的,感觉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好。”在济南工作的张凯是沂山上寺院村人,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家,近几年来他发觉每次回来,家里都会变个样,但此次回来差点认不出来了,村里还添了两块响当当的硬牌子——市级旅游示范村、省级旅游特色村。他说回到济南他能够自豪地邀请同事们到老家来玩了。
上寺院村坐落于沂山脚下,有160户村民,以前的时候主要靠种花生、地瓜,自从搭上沂山风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风景区的快车后,名气越来越大。伴随农家乐、采摘园等项目接连不断完善,整个村子完成吃住一体的农家乐经营业户37处,已达到500人就餐、200人住宿的接待能力。
林保贵是沂山风景区草山亭村人,十几年前就去广东打工,此次回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祖祖辈辈住在山沟沟的乡亲们不久后就能搬进和城里一样的楼房了。“盖起了这个楼,标准很高,跟城里一样。以后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我们的变化肯定会更大。”西草山亭村安置楼投资7000万元,共七栋楼、270户,日前六幢已经封顶,林保贵告诉记者,今年五月底村民们就能搬进新楼房了。
陈仁卓家住沂山王家庄子村,在中国海洋大学读书,平常就爱好打篮球。他说,以前想打篮球要跑出去好远,此次回来,在家门口就有地方了。“现在有了文体广场,晚饭过后村里人都过来跳跳广场舞锻炼健身。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沂山风景区以上寺院村为依托,不只对上寺院村发展乡村旅游做了合理规划,改造建设了采摘园5个、自驾游营地1处等基础设施,还投资1200万元,建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避暑纳凉于一体的民俗农家乐“沂山人家”项目……过去一个个相对贫穷的小村庄,在精准扶贫和旅游建设项目带动下,路修好了,地整平了,小区建起来了,文化广场丰富起来了……流连忘返的宾朋,笑逐颜开的村民,精彩嬗变的村落,都在见证着亘古沧桑的沂山焕发出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