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蓉在给前来吃饭的客人上菜。 记者 陈 斌摄 地震过后,倒塌的“农家乐”。 王义超摄(资料照片)
今年40岁的刘小蓉是四川省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人,在自己两层的小楼房里经营着“农家乐”,每天招呼客人、迎来送往,过得忙碌而充实。谁能想到,现在满脸笑容、乐观开朗的她,也曾经历过“5·12”特大地震所带来的伤痛呢? 2008年,金花镇打造玄郎沟风景区,刘小蓉与丈夫拿出多年的积蓄外加借来的几万块钱,修了一座几百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准备经营“农家乐”。然而,地震的到来使得他们的新家化为乌有,更让她失去了丈夫。“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今后自己和儿子怎么办?” 关键时刻,政府和社会各界没有忘记她。村上、镇上的干部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礼物去看望她;村里在山下安置点分配宅基地时,将牌坊入口处0的位置留给她;修建房屋时,镇党委书记向军亲自帮她联系施工队,镇上还为她解决了1万元的特殊困难补助;许多好心人为她送来了生活费……为表达感恩之情,刘小蓉在修好的新房门楣上挂起了“党啊比母亲还亲”的牌匾。 2009年初,刘小蓉主动到驾校报名学习驾驶技术,拿到驾照后,她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一边跑运输,一边忙着重建家园。2010年春节,刘小蓉和儿子搬进了180多平方米的两层新房。为了还清盖房的借款以及供儿子上学读书,刘小蓉又萌生了经营“农家乐”的想法。一番收拾后,刘小蓉的“玄郎人家”在2010年3月28日开业了。 从此,刘小蓉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打扫卫生、采购物品、接待客人,虽然忙碌但内心很充实。由于她家地处玄郎村牌坊入口,位置好,环境宜人,再加上服务热情周到,所以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许多客人对她家很有特色的山野菜、山腊肉、点杀鸡赞不绝口。玄郎村灾后重建成效显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团、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对这位坚强不屈、积极创业的山村妇女充满了敬佩。 如今,刘小蓉的“农家乐”生意十分火爆,一个月下来有五六千元收入,听话的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走出悲伤的刘小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我要把农家乐规模扩大些,越办越好,还要供儿子读完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