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谦森岛庄园有限公司还进入了房地产、投资等行业。赵发所表明,公司农业板块的产值占比已不到两成,未来多元化经营获得的收益,将更多地反哺农业。“10年前提出的农民增加收入目标已经实现了,农民变股民正在推进中。” 发展期: 以谦森岛庄园为核心 建设特色旅游小镇 本年度以来,武汉新一轮发展再次激发起赵发所的创业激情。一月,他新成立武汉领头羊特色农业有限公司,提出以谦森岛庄园为核心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将庄园托管的7个村打导致“七仙女”特色农家乐,追赶四川农家乐著名品牌“五朵金花”。 同时,公司党委确定紧紧环绕打造党建红色引擎,企业把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向村民,村民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等支持,搭建了党组织效果发挥新平台,走出一条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新路子。 连日来,谦森岛庄园内村民加紧种植从重庆预订的血橙果苗。为了幸免早年种植黑李失败的情况,此次赵发所做足了功课,前期组织专人开展市场调研,提前做好冷库、深加工等水果产业链项目规划,重金聘请果树专家指导。 在谦森岛核心区,赵发所准备筹资4亿元,建设长400米、宽60米的特色旅游小镇,建造大型景观和迎接招待设施,扩大就业空间,增加村民收入。带领村民加入生态种植、旅游景区和新经济,他说未来3年有信心让每户每人年增加收入3万元。 昨天,56岁的庄园主赵发所和村民共同,亲手种下从重庆引进的血橙种苗。在沉默多年之后再次面对媒体,赵发所表明初心不改,要继续抓好企业党建,要向更高的创业目标出发。 创业期: 果行经营业主流转万亩土地 抓党建全国闻名 1978年,未满18岁的赵发所拿着妈妈借来的15元钱进城谋生。起初,他每日用两个箩筐挑着120斤地瓜,在三镇叫卖。凭着吃苦耐劳,不到4年他就从一家国营水果行的帮工当上了经理。1984年,他辞职开办了武汉首个私人水果行,淘到第一桶金,上世纪90年代初已是拥有数百万资产的私人水果经营业主。 1992年,赵发所回到老家祁家湾大曹村,在一片丘陵岗上创办了谦森岛庄园。 次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1年,公司成立了黄陂区第一家民营企业党委,赵发所任党委书记,在政府支持下先后托管附近周围7个行政村,分步骤流转土地1.2万亩发展现代农业,以其发展模式和党建全国闻名。公司党委班子成员11人,下属8个支部,现有党员290人,被誉为谦森岛的“红色引擎”。 走进庄园内,果林、景观林错落有致,数排小洋楼掩映当中,这就是李桥村农民新村。村支部书记李全锋推荐,全村320户1178人,7年前陆续搬进了新房子。以前,村民种植水稻,亩收入仅数百元,现在除了耕种自留地,就近到庄园打工,人均年收入至少2万多元。 2009年,村民林海波告别土坯房,搬进144平方米的小别墅,在庄园内治理果树,工资逐年提高,现在月收入5000元,“比在市区打工的儿子、媳妇都高”。68岁的老人李长生说,庄园每月发放300元补贴,逢年过节还送300元慰问金和两箱水果。 这些年,在家乡买地、修路、挖塘、修渠,赵发所累计出资数千万元。赵发所获评全国劳动榜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谦森岛庄园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北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攻坚期: 根据需求增大园林树比例 农民变股民正在推进 24载创业路,赵发所一度成为当地最受争议的人。 2001年,他曾高调勾画蓝图,包括三年上市、建设农民新村等大胆设想。然而,因各种因素未能兑现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危难时刻,党建工作具有凝结人心的关键效果。公司党委保持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党组织引领企业正确发展的首要任务,想方设法确保农户收入,公司党委结合实际在李桥新村组织党员参加红色义工,开展邻里守望、四点半学校活动。 同时,赵发所镇静反思,尝试着找回做果行时的市场嗅觉,根据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增大园林树种比例,前些年他不但种植了成片的香樟树,还引进了金丝楠木、造型冬青等市场俏销品种。现在,10多年前从京山县购买的对节白蜡,从每株几百元涨到数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