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多数农家乐产品单一,经营也不规范,定位不高,缺乏对顾客长期的吸引力。”昨日,2010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在郫县召开。在农家发展大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上,全国各地的优秀农家乐代表、专家,就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专家们认为,农家乐要做大做强,不能仅局限于休闲餐饮,应该多开展一些项目,比如体验活动、健身活动等。 现状产品单一定位不高 农家乐自从上世纪80年代在郫县兴起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现在农家乐仍处在中期发展的过度阶段,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北京农学院教授史亚军说,现在农家乐进入了大众休闲旅游阶段,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但由于我国农家乐都是农民自发兴办的,经营理念不新、产品设计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大部分还停留在吃、住为主的阶段,让游客乐起来的项目不多,参与体验的项目太少,造成不少农家乐千篇一律,很难吸引回头客。 对于农家乐的经营管理,史亚军认为,现在多数农家乐还处在低水平发展,缺乏特色,商业化气息浓厚,功利性强。不少农家乐丢掉了农村特色,为追求城市化的东西,丢掉了“农”家味道。同时,部分农家乐产品几年都没有变化,菜品变化不大,在供游客“乐”上下的功夫太少,此外还存在服务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发展管吃管住找“快乐” 农家乐要如何发展得更好,如何进行创新?专家们建议要发展特色经营,拓宽经营项目,走区域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农家乐不是简简单单吃吃农家饭,看看农家景,打一打娱乐牌,应该增加体验、学习、健身等多种项目,满足游客吃住之外,对娱乐休闲的追求。”农业部农村社会实验发展中心主任程新元说,有关部门应该指导农民创建适合当地特色的娱乐休闲项目,“只有各具特色,农家乐才能办出品牌,提高知名度,吸引回头客。” 会上,专家建议政府对农家乐的发展进行规划,把农业文化、传统工艺、节庆活动、民俗特色等元素融入农家乐,“不单单是农户发展农家乐,应该是有组织的,这个村包括村容村貌村风,是形成农家乐的重要载体,是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史亚军说。同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农家乐老板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农家乐老板的经营水平、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