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
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
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天津农家院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
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车神架西井峪
河北农家院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
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
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农家乐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来源:未知 农家乐联盟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15:23:24 点击:

农家乐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初秋的秦岭山区,秋高气爽,风景如画。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体验乡村乡土风情,乡村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法。在秦岭北麓,我市共有50个乡镇,700多个村庄,人口约77万,当中,贫困村就有300多个。乡村旅游的兴起,为这些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怎么样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带动这些乡村走上致富的路子,也成为近几年我市扶贫的重头戏,“乡村旅游+扶贫”成为扶贫开发新的形式。
  乡村旅游
  每年平均带动1万余人脱贫致富
  每逢周末,人们步入乡村,走进山水之间,体验乡村生活。这种生活方法,催生了大量的乡村生态休闲产品,周至的水街,长安的祥峪沟、上王村和蓝田的簸箕掌村、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依托乡村资源,发展特色旅游,给旅游扶贫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条件和发展机遇。据统计,日前全市农家乐经营户达到4600户,农业旅游观光园200余个,直接和间隔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每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平均带动1万多人脱贫致富。2008年~2015年,累计有近8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脱贫,占西安市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
  从2012年到2015年,乡村旅游迎接招待人数和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5年,乡村旅游迎接招待游顾客数548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乡村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达到39.6亿元,同比增长25%;两项指标总量占全省的30%左右。
  发展旅游产业
  
  旅游资源
  多源开发合力脱贫
  除了发展旅游产业,我市旅游部门还开展了各种活动助推乡村旅游发展。2013年以来,开展“农业观光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评选活动,对获评的园区赋予项目和资金扶持;2014年,与市统筹办开展了“西安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乡村赋予20万元项目资金补助;2015年,市扶贫办与市旅游局开展了在全市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活动,通过扶持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市旅游局与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措施》,每年安排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
  “近几年,我们保持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路子,大力推动秦岭北麓浅山区和渭河西安城市段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市旅游局局长张永科说,指导临潼、灞桥、长安、户县、蓝田、周至等区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周至沙沙河水街、高陵场畔民俗村、临潼溪源山庄、户县万花生态庄园、蓝田簸箕掌村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等乡村旅游项目进行重点打造。通过项目实施,重点加强了乡村旅游示范村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旅游产业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
  近些年以来,市旅游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从市、区县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中,优先考虑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对周至老县城、厚畛子村、耿峪村,户县家佛堂村、五风村、煤场村,长安祥峪村、台沟村,蓝田山王村等进行了帮扶。同时,引导全市主要景区、星级饭店、大型旅游社等旅游企业与旅游扶贫村结对帮扶,帮助提高改造水、电、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为贫困地区旅游发展制造基本条件。

 

帮助乡村摘掉“贫困帽”
  户县家佛堂村坐落在太平峪内,进峪十多公里,万花山拔地而起,山中有原始森林景观群,著名的圭峰山、万花山、尖山和太平寺。尽管有着天然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就在3年前,家佛堂村仍戴着“贫困帽”。
  怎么样让家佛堂村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市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王雄伟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协商,将旅游业作为村上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因此,村上成立了由村民入股的西安万花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并陆续建成了生态农业、太平万花山景区、太平寺以及标准游泳馆。2015年,新建成的万花山游客迎接招待中心吸纳了本村和邻村贫困人员共计30多人就业,贫困户人均年收入都超过了2万元。
  通过土地流转给景区治理局,全村32户贫困户或参股或就业,都谋得了能够立身的职位。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开办高标准农家乐,收入也有了成倍增长。

还不错
(0)
0%
不怎样
(0)
0%
感谢您阅读:农家乐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分隔线----------------------------
发表评论
以下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家乐联盟网的观点或立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