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上海乡村旅游民宿主要分布在青浦、崇明、金山、浦东、松江等区的特色村落,约有300多家。在农家乐民宿查询网站“农家乐联盟”等平台上已有部分农家乐民宿上线,因服务好、地理位置好、有特色,受到中外游客欢迎。“民宿地点很不错,主人也很不错。我会再次前来。”澳大利亚网友“海顿”评价一处毗邻朱家角古镇的特色民宿说。 方兴未艾的乡村民宿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新特色。跟随新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成效显现,更多的城镇市民情愿挑选乡村作为周末和节假日旅游目的地;更多的外国游客亦开始关注乡村游。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乡村旅游市场吸引了25亿人次游客,实现旅游收入人民币1.4万亿元。 今年的“一号文件”称,将针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治理办法。 上海多个部门亦正探究通过更科学的治理手段提高民宿质量:比如,青浦区等已推出相关指导意见;上海市消费者权益爱护委员会等长期关注民宿服务;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的地方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能力要求》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展望,中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将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跟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漂亮乡村梦想成为现实,也将让更多中外游客共享美好生活。 中国旅游研究院一份报告称,2018年春节期间中国乡村游过夜比例为68.42%,折射乡村游客有较大的住宿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楼嘉军分析,发展乡村民宿能让多方受益:舒适的民宿能延长游客在乡村旅游时的停留时间,提高游客体验的同时,增加当地消费。民宿治理方往往是起到一定资金、治理经验的社会第三方,他们帮助提高乡村面貌和知名度同时亦能产生经营利润。村民将自我的房屋出租给民宿治理方后能收取租金,也可以挑选应聘“就地”成为民宿的工作人员,再拿一份工资,提高收入。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旅游产业扶贫能够帮助乡村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带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不但实现脱贫并且能够走上致富路。 在上海市青浦区张马村经营民宿的上海大司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推荐,该公司日前约有7成员工是张马村本地村民,有很多是年轻人。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张马村的农业发展。日前,张马村土地已实现100%流转,多年来哺育了一批懂经营、善治理的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承包,现有20多个家庭农场,“术业有专攻”地经营特色水果、蔬菜等合作社、注册多个农产品商标,打造“农旅结合”的新品牌。 “通过民宿项目,村部、村民、公司、游客能实现多赢。今年,村里故意愿再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拿下40栋民宅,整体达到80栋,开发更多有文化气息的民宿。”张马村党支部书记朱惠根展望。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脸部署。当中为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画出了重点、优化了政策环境:文件提出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目前公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预测,到2020年中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乡村民宿将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中国乡村民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但一样也可能遇到一些地区共享住宿“野蛮生长”后出现的安全卫生保障艰难、打搅市民生活、服务标准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紧跟新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和以人为本的治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