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不少人会到农家乐游玩消暑,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尝尝农家菜、看看好山水。然而,快速增加的农家乐背后,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隐患。最近,就有一些网友抱怨:有的农家乐往往前厅挺干净,后厨和院里却一片狼藉,垃圾成堆,污水发臭。 据有关调查,目前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90万家,民宿达4万多家。根据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到2020年全国将发展300万家农家乐。开办农家乐,本来是件好事,能帮助农民增收,助推农村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要。但农家乐开办者和客人的“乐”,不能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伤害之上。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农家乐,才能让农民可持续地获得金山银山,让游客其乐融融地享受绿水青山,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一些地方的农家乐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开办农家乐门槛较低,经营管理大多由村民自己进行,有的人缺乏环保观念,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开发,没有基本的环保设施。开办农家乐的村民面对“前门生态、后门排污”的现状,有的抱着“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有的认为事不关己,治理污染是政府的责任,缺少改变的意愿和行动。很多地方对农家乐的开办和管理没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明确规定,缺乏定期的监督检查。 农家乐往往建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规划和选址非常重要。一些地方的农家乐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造成威胁,甚至出现了农家乐在自然保护区内私自营业,烧烤威胁林木安全、污水直排水源地的情况。应通过严格执法、划定红线,杜绝这样的现象。最近,浙江衢州市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景点以及周边多个农家乐项目完成了去功能化、拆除违建;四川成都市发布了农家乐管理办法,要求农家乐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其他禁止准入区范围内经营。生态红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农家乐自然也不能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