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国高温不断,高温和暑期,大大刺激旅游市场,避暑成为游客首选条件。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避暑旅游大数据报告》预测,在今年超过5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者中,7、8月暑期出行比例将达全年出游量的约五分之一,即10亿人次,其中,避暑旅游规模预计占一半,约5亿人次。《报告》称,“这一规模也将形成全球比较大的避暑旅游市场。”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开发避暑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度假目的地。避暑旅游正在成为值得地方精耕细作,拉动经济发展的热点。 “火炉”城市居民避暑游意愿强烈,截至7月,有来自385个城市的旅游者,通过携程客户端等报名预订暑期各类旅游产品,其中,超过50%游客选择具备避暑属性的目的地或旅游度假产品,主要包括海滨、山地、草原、湿地湖泊,以及城市周边乡村避暑几大类型。 《报告》显示,与“火炉”城市相对的,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山东、内蒙古等地成为热门避暑旅游目的地。这些地方除了具备气温上的优势,在旅游资源丰富性、交通运力、酒店接待能力等方面也处于优势地位。 从市场供给看,今年避暑旅游产品的选择性进一步提升。神舟国旅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暑期是一年中旅行人数最多,价格相对较高的时期,一个团可以达到三四十人的规模。由于南方雨水较多,天气炎热,游客一般会选择往北边或西北方向避暑出行,比如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这些地方的旅游线路十分成熟,旅行社有丰富的产品选择。” 在避暑出游的人群中,亲子游、周边游成为了与长途旅行相对的另外一种主流选择。避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游客出游需求大,目的地热情高,但不可否认,当前避暑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让游客满意度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由于夏季气候较为宜人的地区多为山区或者海滨、草原,除了知名的核心景点外,这些地方容易出现配套的景区、交通、住宿等资源和设施供给不足;现有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存在严重过载问题,一旦超过自然环境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决定的比较大承载力,游客满意度就会大幅度下降。此外,避暑旅游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旅游方式,如果只有暑期游玩的人多,那么旅游目的地很多资源便会有9个月左右的闲置期,这会使得一些投资较难收回成本等。 避暑旅游首先是旅游,仅仅有凉爽适宜的夏季气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丰富的、具有较高吸引力的避暑旅游产品,以及较高旅游服务质量体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避暑旅游市场角逐中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