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游客数量的井喷、门票收入的爆发、旅游经济的增长……,这都是各方所愿意看到的,但就在游客精心规划着自己的旅游线路,旅行社也想在这个“黄金时代”拼命掘金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似乎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忽视了,那就是旅游文明。有“天空之境”美称的青海茶卡盐湖,硬生生被如潮而至的游客变成“垃圾场”的现实,无奈地告诉我们:文明仍旧是“全民旅游时代”的比较大短板。如果这个短板不能尽快得到弥补,那么旅游事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就难言积极、健康和长远。 处于旅游旺季的茶卡湖景区,巅峰时期一天就能够清理出多达12吨的垃圾,由此可见制造垃圾的不文明游客绝对不是一个两个,不文明现象绝对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据说,茶卡湖的垃圾以一次性的塑料鞋套为主,因为按照规定,游客进入景区必须穿戴鞋套,于是很多游客购买和使用鞋套以后,就把废弃鞋套丢在了美丽的茶卡湖边,最终造成一地狼藉,垃圾遍地。 实际上,景区方面为了方便游客,保护景区,已经专门定制了可降解的租赁鞋套,游客缴纳押金之后只要花费5元钱就可以租用一双,而从景区门口商贩出购买的鞋套,一双则要20元左右。所以很难理解很多游客为啥偏偏不租要买,这当然也说明景区需要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让更多游客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租鞋套。但这不是我们想说的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鞋套是你自己买的,难道你就能不顾景区的提醒,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随意丢弃吗? 其一,景区内设置了很多垃圾桶,而且景区的广播也一再提醒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其二,即便附近没有垃圾桶,不管是鞋套,还是其他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都完全可以随身携带,然后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丢进去。这些最基本的行为一定要做到。 遏制不文明行为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这就需要对不文明游客实施链条化的约束和限制,在旅游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加强约束,比如,对于出行途中、景区等环节加强布控,比如,提升导游的监督意识,发动导游的力量,引导导游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举报,给予游客随时随地的监管和制约,同时加强对旅游全要素行为的监控,这样才能起到根本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