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
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
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天津农家院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
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车神架西井峪
河北农家院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
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
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金庸先生虽离逝去,但他留给我们的江湖永长存

来源:新华网 记者丁梓懿 朱宇轩 参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1日 23:52:12 点击:612次

金庸先生虽离逝去,但他留给我们的江湖永长存

       原标题:香江铭记:“他为我们创造了江湖”

  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地面展厅中,平日里本就熙来攘往的“金庸馆”,今日更是人头攒动。不同以往的是,今次前来观展的人们神情凝重,脸上带着些许哀伤。

  “金庸先生走好,怀念、敬重、感恩,感谢您留下的这些东西。”作为金庸小说的“超级粉丝”,李小姐一大早专程从深圳赶来,缅怀这位武侠泰斗。“我买了他所有的书,我的小孩也看过他大部分作品。”

  当日,许多市民和读者前来“金庸馆”参观缅怀,并在馆方特设的吊唁簿上留言。从留言笔迹来看,有的娴熟,有的稚嫩;有人写繁体字,有人写简体字。读者对金庸的敬爱不分地域、无关年龄。

  “金庸馆”是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首个以金庸为主题的常设展馆,馆内罗列了300多项珍贵展品,如金庸使用过的私人物品、早期流通的小说版本、手稿、文献及照片等,吸引着大批市民和游客源源不断来此一睹大师风采。

  “金庸馆”自设立以来一直向大众展示金庸对香港文化的贡献。“他的文字及其所彰显的侠义精神将铭记于我们心中,历久不衰。我们永远怀念他。”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30日表示。

  金庸在华文世界的文化影响无远弗届,自1955年起笔到1972年封笔,共留下15部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塑造出的侠义人物和蕴含的家国情怀,成了伴随几代读者成长的精神食粮。曾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离世后,香港多家书店连夜开设金庸专柜,许多读者前往购书缅怀。商务印书馆工作人员刘美仪说,目前各门市已重点陈列了金庸先生的作品,还将与出版社沟通,讨论下一步的追思活动。

  当日上午10时,刚刚开门的湾仔三联书店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其中有不少人直奔二楼的金庸专柜。专柜摆放金庸的整套小说,包括12套小说的普通本、袖珍版和新修版。店长黄敬辉告诉记者,一大早就有两位读者致电书店,要订购两整套金庸小说,上午陆续有读者前来购买散本。“他的作品一直都很畅销,深受读者喜爱。”

  “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手机和网络,只有金庸的小说陪伴我。他的逝世是这个时代的损失。”香港市民张先生驻足在专柜前,面带忧伤地说。

  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数据显示,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香港极受欢迎。在图书馆借阅量最多的成人中文小说类书籍统计中,前十名中有八部都是金庸的作品,位居榜首的是馆藏数量821本的《射雕英雄传》,借阅量高达10913次。

  当日,香港中央图书馆为纪念金庸,专设了“文化焦点”图书角,陈列了不同语种的金庸作品以及他人对金庸作品的赏析。中央图书馆助理文书主任吴卓熹说,金庸小说的借阅量向来可观,不少读者多次借阅、反复品读。

  在中央图书馆三楼,金庸的武侠小说占据了两列书架。书墙前,不少读者专门前来借书缅怀。54岁的梁女士正仔细品读《射雕英雄传》,她称自己是“半路出家”的金庸迷。20多岁时受男友影响,开始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从此,我就有了颗‘铁血丹心’的武侠心。”

  听闻金庸昨日离世,梁女士格外悲恸:“我明白,人的一生就是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但金庸老师的仙逝,我仍然无法释怀。金庸不只是一个武侠小说作者,他为许许多多我这种普通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他为我们创造了江湖。”

  金庸武侠小说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也有赖书中所刻画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此,香港邮政准备在12月发行“金庸小说人物”邮票,展示多个经典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也将首次推出邮票小册子,内附30枚以张无忌太极拳为主题的邮票,当读者快速翻阅邮票小册子时会看到连续的动作。

  曾为金庸《射雕英雄传》等小说画过漫画的香港漫画家李志清为这套邮票绘图,在他看来,金庸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表达“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爱国情怀、忠贞的爱情等人类美好的情感,鼓励人心向善。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金庸虽已离去,但他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和饱含着的中国传统美德及精神将永存后世。(记者丁梓懿 朱宇轩 参与采写:李滨彬、吴佳颖、何悦、许江山)

顶一下!
(1)
100.00%
踩一下!
(0)
0.00%
感谢您阅读:金庸先生虽离逝去,但他留给我们的江湖永长存
------分隔线----------------------------
发表评论
以下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家乐联盟网的观点或立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