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自网络) 家住尧山镇四道河村四道河组的村民张平征是鲁山县第一批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民。如今靠着农家乐致富奔小康的他直说:“拿现在比十年前,真是不敢比,做梦一样。” 1999年,花钱要从土地里“抠”的张平征,到河南省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做厨师,后来又回到县里打了两年零工,日子就这么紧巴巴地过着。 2002年,42岁的张平征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会有啥出息了。可是就在这一年,村里的“能人”贾小仓发动群众经营农家乐。 “大家到洛阳重渡沟瞅了一圈儿,回来后都眼馋人家农民的日子,俺组就在画眉谷景区,与其守着穷日子,不如学学人家。”张平征回忆道,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车出车,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鲁山县最早的农家乐之一,也是尧山镇第一批农家乐就这么诞生了。 1号院、2号院、3号院……画眉谷景区的第一批农家乐总共23家,当时张平征是3号院。 “俺家有十几张床位,竟然一周能赚400多块钱!心里别提有多美了。”10月11日午后,在张平征的农家乐院子里,提起十年前当老板时赚的第一桶金,他一下子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喜不自禁。 平均一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是张平征怎么也没想到的。他老婆王娇说,也是那一年春节,她有了人生第一件超过100块钱的新衣服。 ◎张平征的“富人”生活 2003年,市旅游局、鲁山县开始对鲁山县农家乐从政策、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之后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鲁山县来说,经营农家乐成了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张平征没有想到,这些年靠经营农家乐自己成了“富人”。 “我这儿现在是30间房60个床位,今年十一前就全都订完了。8天我赚了3万多块钱。”张平征说,“我这农家乐一年赚个一二十万元不成问题,闺女在农家乐这儿开了个超市,一年少说也得赚个三四万元,景区附近我还投资80多万元开了个拓展基地,生意好得很。家里一辆帕萨特儿子嫌不好,今年又花几十万元买了辆进口车,娃儿买双鞋动不动就几百块,我买个布衫也得好几百,平时想吃啥有啥,今年再把东厢房盖起来,拓展基地再盖个宾馆……” ◎生意火爆,感激好政策 每逢旺季和周末,画眉谷景区的农家乐都需要预订,“一床难求”是常有的事儿。 “农家乐赚钱,干的人就越来越多,俺家西边多了几家,按序号俺由3号院成了8号院。俺组连单身汉都算上不过110户,如今有80来户都在干农家乐,整个四道河村有200多户。”张平征说。 “前年,咱市景区免收门票,国家给景区补贴。景区免门票,游客多啊,农家乐赚钱都赚不过来。去年,错峰旅游,景区还免门票国家还补贴,农家乐生意火爆,就坐着收钱了。今年,高速不收费,刺激出来旅游潮,咱农家乐可是赚钱翻番。”张平征说。 “这十年,国家是变着法儿让农民赚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