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过后,临安市农家乐逐步进入淡季,曾经热闹的山村开始恢复宁静。据业内人士推荐,农家乐的旺季是五月至十月,其余时间客人相对少的,冬季更是不少农家乐的“寒假”。 细心的人肯定已经发觉,我市农家乐的生意是与气温相关的,气温高的季节,农家乐火爆,气温低则进入淡季。由此可见,农家乐主要乐在避暑,住农家房、吃农家菜倒是其次。再往深想一层,避暑即是享受临安山村的生态环境,农家乐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休闲需求没有季节之分。即使在冬季,人们仍会想着去游玩娱乐。冬天就是淡季的现实告诉我们,农家乐的冬天市场还有待开发,要想淡季不淡,需要在山水环境以外为游客提供新的内涵。
近年来,农家乐的发展很快速。我市有农家乐的村就有几十个。周边桐庐、淳安、建德、安吉等地也均有农家乐。因为普遍以山水为基础,农家乐同质化日趋严重,竞争也日益激烈。据笔者所知,已经有个别地区,农家乐数量在降低。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就有必要挖掘生态环境以外的吸引力。
农家乐发展到现在已经过了快速扩张期,环境容量也已不同意农家乐盲目扩张。现在已经到了寻觅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笔者认为文化是其中之一。山水会雷同,但人文一定有自我的特色,更何况临安是浙西民俗文化很丰富的地区。
临安市地域辽阔,孕育着多样性的文化。玲珑、於潜、昌化三个地区都有自我的风俗民情,各个地区内,不同乡镇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有一定的差异。每年的森博会、元宵灯会,都能看到各地特色的文化表演。还有那些老一辈的心里,一定还记着精彩的民俗故事。我们不缺文化,缺的是对文化的挖掘。
今年,临安市正在开展“文明乡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各地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中,绿色新文化哺育是四大工程之一。精品村、特色村创建,特色文化是内容之一。作为贯通十年的新农村建设抓手,绝大部分农村都有机会得到资金的支持。
对于农家乐文化的挖掘,这些都是非常好机会。如能把握类似的支农机会,在民俗文化上树立自我的品牌,临安市的农家乐发展定能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