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方戏曲,敦煌曲子戏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戏曲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及其曲调。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列为0批我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下半年,敦煌市政协对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及其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变革及其娱乐方法的多元化,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现已濒临失传。敦煌市艺术团经营惨淡,演员断层,后继无人,而现存的40多个民间自乐班,影响力仅仅局限于当地。 因此,在今年敦煌市政协全会上,委员们提出提案,建议当局文化部门加大投资,器重专业艺术团体的发展,踊跃引进及其培养年轻的敦煌曲子戏专业人才;参照云南丽江传承及其发展纳西古乐的做法,把敦煌曲子戏的传承及其发展与旅行紧密 结合起来,挑选合适的地点,建立小剧场,以固定地方、固定演出时间的情势,来宣传、保护、传承及其弘扬敦煌曲子戏。 政协建议得到了敦煌市相关部门的踊跃采纳 。据任聚生推荐,敦煌市将面向社会雇用一批年轻的专业戏曲表演人才,充实到艺术团,进行标准化培训,同时加强对民间自乐班的引导,为曲子戏的传承及其发展储备人才。今年(2011年),敦煌市投资改造的两个曲子戏小剧场将向游客开放,还将构造曲子戏走进精品农家院,向中外游客宣传推介。敦煌市还将把曲子戏作为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其与旅行产业深度融合。 “我们将认真采纳 政协委员提案中的意见及其建议,采取切实有效 的措施,着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日前 ,在甘肃省敦煌市文化体育及其广播影视局召开的提案现场办理会上,该局局长任聚生向政协委员作出慎重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