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良在山东潍坊代理销售缝制品,他认为在一个地方开拓市场,天时、地利、人及其三个原因都要兼顾,“因为生产、销售、用户是一条产业链,而经销商、代理商是关键环节。”所以,在挑选与零机企业合作之前,他都要对厂家的发展前途怎么样、产品线是否完整、产品质量优劣等等做一番具体的调查,有挑选地代理国内外知名品牌缝纫机,并及其其他代理合作的供应商保持良性互动,追求合作共赢。 在接连接连不断学习中,赵文良的生意逐渐进入正轨。他把在山东所赚的钱大部分投入到了家里的幼儿园,“当时真是没办法,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好外出做生意。没想到此举不仅能够令幼儿园继续办下去,还让我获得了成功。人就是要有一股拼劲,努力拼搏总会有回报。”现在,赵文良在山东经营着潍坊百福缝制设备有限公司及其烟台通宇缝制设备有限公司,其卓越的销售业绩导致了同行很是国内外制造商的关注。而家里的幼儿园也已经顺畅运转,交给了儿子打理。 外出打拼多年,生意都已经步入轨道,赵文良有了“归隐”的念头。于是,他回到老家办农家乐。经过3年多时间,这个占地100多亩的农家乐于今年一月基本建成,现在处于试营业阶段,为休闲者提供垂钓、就餐、棋牌、烧烤等一系列项目。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独具特色的走廊,等等,都是赵文良亲自设计的。妻儿们都劝他不用太操劳,但他还是那句话:“干一样就要像一样。”赵文良说,他就爱好住在乡下,农村环境好,住着也舒坦,他准备在这个农家乐内安度晚年。 认识赵文良,是因为他的农庄。这是一个敢闯敢干的男子汉,多年来在商场上打拼,在转型中走出了一片天地。 赵文良当过司机,做过包工头,办过幼儿园,现从事缝制贸易,还在巍山筹建农家乐。这些行当看似毫不相干,但对赵文良来说都是息息相关。 今年52岁的赵文良军人出身,在大西北当兵时,练就了一手开车的好技术,退伍回巍山镇新宅老家后,在某单位开车,这一开就是十多年。赵文良除了开车技术好,维修技术也不赖,车子有问题,他只要听听声音就能推断出问题的所在,朋友们的车子出了状况,都会找他修理。 赵文良的妻子斯敏珍是幼儿园教师。1996年,巍山镇筹办幼儿园,赵文良得知消息后感觉这是一个创业的好机会,就报名投标。考虑到幼儿园的回报少,及其赵文良一起参与竞争的人纷纷退出。赵文良接下了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按当初规划要求,赵文良投资了500多万元办起幼儿园,设有十个教室,每间教室内有独立卫生间;每个班安排两名老师……这样的软硬设施,在当时的民办幼儿园中很少见,但随之而来的是经营运转出现了艰难。500万元的投入资金,赵文良基本上靠贷款,为了还清贷款,他不得不外出经商。 “干一行就要像一行,需要把这幼儿园办好。”1998年,赵文良在邻居的引荐下去了山东做缝配生意。起初,赵文良对缝配一无所知,“当时他连脚踏缝纫机的针线都穿不起来,还打电话来问我,不过他是个爱钻研的人,不懂就问,向行内人请教。”妻子斯敏珍说,也正是他骨子里那股敢拼敢干的劲头,使他一步步迈向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