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时候,因为我们这些家离得远的人没法回家,学校便组织了一次扫墓活动,去的是革命烈士的墓,站在墓碑前,我内心波涛汹涌,仿佛能体会到那时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情怀,随后的一个周末里,我怀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的心情,对历史的回顾和了解,踏上了前往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客车。 焦庄户所在地是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跟北京的距离有60公里,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是焦庄户人民在与敌人斗争的战争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从1943年开始,出现了最初的地洞,当时的地洞只能让一两个人藏身或者存放一些生活必需品,到了1946年 的时候,全村的地道长度达到了23里长,1947年焦庄户地道被授予“人民0堡垒”的称号。 我们参观纪念馆是跟着解说人员一起的,首先参观地道战遗址,面对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随后又看了地道战电影,听抗战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午饭以及晚饭都是在纪念馆附近吃的,吃的是“抗战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都是,听说等到秋季苹果成熟了,还可以去摘苹果呢,可惜现在是不行了。 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曾经的腥风血雨已经成为历史了,但是历史不能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参观地道战遗址可以提高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不可能被打压的民族,我们不能忘记铁骑下山河沦陷,硝烟弥漫给我们带来的苦难与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