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靠着荒地、鱼塘,逐渐走上致富路;凭借接连不断努力和尝试,将一家小餐馆做成容纳1000人的国家级农家乐度假村。 自我创业成功之余,还带动乡亲致富,赋予他们有尊严的帮助。近日,江夏区梁湖农庄董事长曾献琴被武汉市妇联推选为2018年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穷湾子里来了个爱“折腾”的媳妇 1993年,曾献琴从江夏区群艺村嫁到一路之隔的舒谢湾,成了这个最穷湾子的新媳妇。 “当时村里没有路,到处都是长满杂草的荒地,农民们都种田,可地不肥,收入都很低。”曾献琴回顾,尽管当时她和丈夫都辛苦劳动,但家里仍入不敷出。 要照应一家老小,曾献琴只能就近找活路。湾里有片鱼塘没人管,她主动承包下来,养起了鱼。白天除了种家里的5亩地,就是拼命割鱼草喂鱼。鱼养得肥肥的,眼看着要收获,却被人下了药,一塘鱼所有死光了。 曾献琴没有气馁,把村里300亩湖面承包下来,搞起了大型养殖。捕捞期间,她和丈夫日夜轮流守着,生怕再出一样的岔子。终于得到了第一笔创业收入。 曾献琴盘下附近一处荒废的厂子,办起大米加工厂。她还办了个小型养猪场,用加工大米生产的米糠喂猪。不怕辛苦的她,又承包了荒地,种植树苗。 10多年的辛苦折腾,让曾献琴带着全家慢慢脱贫,日子越过越好。 带给乡亲们有尊严的帮助 经过几年创业,曾献琴经验丰富了,也想把乡亲们发动起来。 2008年,五里界街提出打造南部生态游,鼓舞让“居民生活带动农民生活”,她看到了新的创业商机。 曾献琴拿下了舒谢湾的土地流转,让村民们改种多种果树。曾献琴说,她和村民们在林业部门帮助下,精心比较了市场上多种水果品种,最后挑选了枇杷、橘子、桃子和李子等树苗,同时把部分农田作为垂钓区,初步建立了梁湖农庄农家乐度假村。 居民来采摘钓鱼,自然少不了要吃饭。曾献琴顺势又办了一家小餐厅,开始一共就厨师和帮厨两个人,她自我兼任服务员和收银员。 现在,梁湖农庄面积扩大到几千亩,一年到头多种采摘,80多位村民成为农庄的员工。只要村民情愿,都能够成为梁湖农庄的职工,包吃包住,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附近周围的老人还能够在农庄里打零工,家里多出的农产品能够拿来卖。曾献琴还为全村36户共110人全体购买了乡村合作医疗保险。 梁湖农庄的年销售慢慢上升,2013年时还仅仅有600万元,2014年增加到900万元,2017年1600万元,梁湖农庄获评为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 村支书谢受春对舒谢湾的变化感慨极深。“2008年时,我们是这一带最穷的湾子,当时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年收入近3万,农民们不必出远门就能赚钱,让我们村里的村民都活得很有尊严。” 跟着曾献琴共同创业的许多员工,折服于她的人格魅力。财务人员张丽蓉老家是鄂州,上班很远,每日要开车50分钟。“我在这里全部是被曾总的个人魅力吸引。”张丽蓉说,创业之余,曾总并没有忽略自我的家庭,一直以来,她和丈夫感情都很好,两个儿童很有教养。 群艺村有一户姓谢的精准扶贫户,是一位独自生活的残疾人,平常只能靠捡垃圾为生。曾献琴晓得后,把他吸纳到梁湖农庄里当保管员,现在他已经脱贫了。 曾献琴说,20多年来自我一直在接连不断尝试,经历过许多失败,也收获了许多。开始时是由于年轻,“常常不甘心,要过不一样的生活”,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