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李坑是婺源的浓缩,有着这一处中国最美乡村传承千百年的精华,特别是在那个油菜花开的季节。每每到那个时候,漫山的红杜鹃,半山腰上的绿茶,山与山之间那一片金灿灿的海洋,再加上这山中的青瓦白墙,五色相衬,交相辉映,胜过多少山水风情!虽不曾亲眼目睹,但听当地热情的老人一五一十,娓娓道来,我的脑中也足以描绘出那样一幅令人羡艳的场景。 落日余辉下,我坐在寄宿主人家的屋前,门口流淌着的就是那条来自山间的小溪。静静地看人流散去,听着店家诉说这里的故事。兴许像我这般匆匆过客打搅了这片宁静之所,但从老人质朴的笑脸上,我更看到了乡人们对外来客的热情。 时间在分分秒秒中逝去,天幕不知不觉间覆盖了整个李坑,满天的星斗眨巴眨巴,而我的思绪早已随着徽韵遗风飘上了云端。 ![]() 若有一天,我能够,我愿在那个油菜花开的季节里,再游婺源。若能够,你也会来吗? 青石板上,一纸油伞,我打从婺源而过。潺潺的溪水夹着幽长的古道,轻快地从山林间款款而来。香樟树下,是微微伛偻的老人慵懒地坐在石凳上,望着落日余辉渐渐散去。这是李坑给我留下最初亦是最深的印象。 想着刚刚踏上婺源的情形,给人的便是一种遗世独立的美感。不同于其他的古镇,她的宁静,她的纯美,是不为外界所知的。也许正是由于不为外界所知,故她的美少了份外在的修饰,多了一分自然与淡雅。 走在婺源的大街上,深深吸一口气,不是清新的空气,便是夹着芳香的土味儿,不用担忧你的身心会在那浑浊的汽车尾气中喘不过来;走在婺源的小巷里,抬头望去,不是湛蓝的天空,便是绵亘的山峦,不用担忧你的视线透不过林立的高楼大厦。远山近水,青瓦泥墙,衬着蓝天白云,与其用“城市”二字来形容这里,不如用“世外桃源”显得恰如其分。兴许当今的婺源最能彰显当局者的用心良苦吧。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腾飞的年代里,婺源能够同这里的山一样默默恪守,以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传承着遗世之美。这里从不见高耸的烟囱,也不曾有过渗着污水的排水管,有的仅仅是那最普遍的绿色。说普遍并不意味着一般,由于她早已浸透了岁月,在千百年的轮回间泛着一股似酒般的陈香,愈陈愈浓。人们往往这样称呼它:徽韵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