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休闲农庄去吃农家菜是相当多游客的一大愿望,但这种愿望已经很难真正实现。记者在一些农庄看到,供应的相当多菜肴与城市酒店里的并无二致。服务员向记者透露,因为人手限制,农庄内自我种植的蔬菜并不多,绝大部分是从市场上采购的。游客告诉记者,现在到这类农庄来用餐,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对农家土菜的追求。 其实,我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客人来这里想吃的肯定是正宗的农家饭菜,然而,一些农庄里的饭菜却越来越像城里的饭店菜肴。”昨天下午,来自市区的周先生在龙虎山游玩后有些不满地说。记者了解到,很多农家乐的菜大多是从城里的农贸市场买来再加工的,并且,烹饪的方法也和城里的饭店没什么两样。还有些农家项目几年下来都是一样的菜肴,顾客早已吃腻了。 硬件设施难跟上阻发展 硬件设施难以跟上,非常是交通不便,也拖了很多农家乐的发展后腿。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最早光顾农家乐的是一些有车族,带动农家乐发展的也是这些有车族,农家乐随着有车族的增多红火起来。但专为农家乐开设的公交线路则少之又少,且不是很方便。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哄而上的农家乐仅靠有车族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一般居民是今后农家乐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交通不便却将其拒之门外。 提起农家乐,家住市区的蒋女士有“一肚子苦水”,她告诉记者,十月下旬,全家人计划带着儿童到阳际峰的农家乐玩,由于早上起晚了,又没有直达公共交通工具,一家三口辗转转车好几次才到达目的地,到的时候都下午1点了,扣去来回路上的时间,在农家乐只玩了2个小时。蒋女士说:“农家乐的确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但出外郊游随意性比较大,再加上没有公交专线,会带来诸多不便!” 据悉,日前众多的农家乐都是依托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工具或到所在乡镇的公共交通工具,并且线路非常有限,但农家乐大多分散并且僻静,很多游客只有打的或者中途倒车,大部分时间耗费在路上,享受的心情已经大打折扣。 实现跃升需要努力 据了解,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以居民到农村观光旅游为特点的休闲农业会快速发展起来。所以,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条件。在此情况下,假如我市的休闲观光农业仍然仅仅停留在吃吃饭、钓钓鱼、采采果这个层面上,已经不可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在环境爱护方面作了一些探究,如结合村庄整治进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等,但仍存在资源和环境爱护体制上的缺陷。“一些地方通过开发旅游业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却又出现了只顾经济效益,不顾资源爱护的现象,使得当地原有的资源被破坏,原有的特色与魅力大为削弱。”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保持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增进农民就地创业的重要领域,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扶持和引导,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增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