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渔家乐联盟网:12月7日是农历“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獐子岛冬捕节拉开帷幕。在悠久的渔猎文化与海岛民俗中,“大雪采捕”已成为当地一脉相承的重要节日。嘹亮豪迈的长海号子、悠扬动听的民俗歌谣、乘风破浪的冬捕渔船、热气腾腾的煮参大灶,共同勾勒出獐子岛人收获时节喜悦欢腾的景象。记者当日与潜水员一道,跟随采捕船出海,体验大雪捕参。 “大雪”节气当日,地处北黄海深处的獐子岛,气温早已降至零下。日出时分,31岁的姜明全整装待发,他今天的任务是潜水采捕野生海参。寒冬冰冷刺骨,潜水捕参不仅考验勇气,更需耐心。但对有着10年潜水经验的姜明全来说,早已不在话下。 随着采捕队长吴志伟的一声号令,十艘采捕船各自散开,到达指定区域。当威武雄浑的“长海号子”(当地集体劳动时的口号)响起,姜明全背起氧气瓶,纵身一跃,瞬间便消失在茫茫大海。未满一刻,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随身的网兜已装满海参。 未来一个月,姜明全和他的同伴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相同的工作。尽管“碰海”艰苦且有一定危险,但他毫无怨言。“相比以前笨重的重潜,轻潜不仅轻巧灵活,每次出水的采捕量也提高好几倍。”对姜明全而言,产量富足也意味着收入丰厚。 海参冬季开始陆续进入休眠期,停止觅食,此时海参干净品质0,但捕捞成本高,大部分海域都停止捕捞。獐子岛海域原产地海参量少,为了保证品质并延续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当地每年在农历“大雪”节气这天开展一次独具地域特色的捕捞活动。 虽然“海底银行”物产丰富,然而刚出水的海参却并非照单全收。船上渔工现场称重分拣,将不足3两重(150克)的幼小海参再次抛回大海。他们说,这是为了野生海参能够代代相传,永远延续。多少年来,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从未被打破。 距离海参出水已有一段时间,众人纷纷加快了筛选速度。千万次的重复操作,让他们从称重到装箱一气呵成。在填写采捕时间、海域等信息后,所有海参被快艇运往当地车间初加工,全过程不超过3小时。 “今年冬捕的马牙滩海域,从未投放过任何人工饵料,没有任何污染,一直保留着原始的海洋环境。”在采捕队长吴志伟看来,用最传统的冬捕作业,让人们直击野生海参从海底采捕上来的全过程,这是对野生海参品质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明。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辽宁獐子岛旅游、獐子岛渔家乐信息:https://www.njllm.com/liaoningnongjiayuan/10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