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渔俗文化提高,长岛县旅游局副局长丛海波告诉记者,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灵魂,长岛以多种方法 营造由房屋样式、家居物件、传统食宿、穿戴服饰、劳作工具、鱼贝加工、渔俗表演、村史文化展、渔家老照片和渔俗小品等构成的特色文化氛围,纵深开发渔家特色庭院、渔俗文化展馆、渔养生产体验区等项目,爱护利用好渔乡原貌、民宅古建,做足赶海、美食等文化特色,让游客感到有文化、有韵味、有特色、有激情,把 长岛一系列的“乡愁记忆”作为旅游休闲的0消费“套餐”,去年来岛游客达350万。“渔文化”惹人眼,“以渔唱戏”的长岛渔家乐年接待游客有170多万,奥 妙在哪里?长岛保持和提高渔俗文化的主题创意,加快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走进长岛渔家乐发源地南长山岛王沟村,一排排“渔味儿”别墅让人眼睛一亮。“上世纪 90年代我们村就带头搞渔家乐,现在开始带头打造高端渔家乐。”王沟村村委主任肖述广推荐,全县新建了4处渔家民俗风情园,仅他们村就建了渔家楼32栋 92户。楼里楼外都保持这传统渔俗情调,加上傍海依山,即可以赶海钓鱼,又可以点篝火扭秧歌,四季去村里休闲的游客一直就没断过,渔户一年挣30万元不是稀奇 事。 北城村依旧保留着一道“唐王东征”时的古城墙,如今这里成了游客“玩海赏古住渔 家”的集聚地,城墙前的一溜老式渔家建筑组成的街道呈现着传统渔村的风韵。老渔民坐在老船上叼着烟袋锅,渔嫂扎堆共同缝补着渔网,儿童们围着老槐树戏耍。 村委副主任王克斌说:“城墙、老房和渔家人,这就是我们渔家乐的吸引点。”他指着正在修缮的街道告诉记者,村里把提高渔俗文化与漂亮乡村建设相结合,从村落、街巷、庭院、慢道和滩涂等方面整体打造文化休闲区,还参与县里“十大最美渔宿(墅)”、“十大最美客栈”评选,这样就可直接让游客“有滋有味”地享受 海岛、渔村、渔俗的乐趣。 丛海波推荐说,长岛被评为最受中国公民爱慕的世界海岛旅游目 的地、0文化创意旅游海岛和中国漂亮休闲小城,缘于长岛接连不断养大渔俗文化这个旅游“活鱼”,充分挖掘利用仙境文化、妈祖文化、渔俗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 资源,从食、住、娱等多方面提高特色文化内涵和旅游文化品牌。这么,便加快了旅游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富有“渔味儿”的长岛就把四面八方的游客吸引 来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