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大学认识了几个沿海边的朋友,所以有机会得以饱览海水的辽阔与渔家乐休闲的自在。那么,根据我自己的了解,渔家乐休闲一般内容就是欣赏海岛风光,吃当地特色海鲜,游泳、钓鱼、赶海、沙滩游戏(排球、足球等体育活动),卡拉OK篝火晚会。可以说,人们去海边游玩,住渔家体验渔家风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也可以从另一面来说,正是由于海边的渔家乐休闲的开展,才使得海滩旅游变得红火而又浪漫非凡。 此行之地威海渔家乐。去了那里,感受了当地人的热情与豪爽。当然,另外也受用了一下当地的特色海鲜,以及沙滩戏耍。更重要的一点,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乳山大鼓。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兴趣。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乳山乡村最主要的文艺娱乐形式。盲人演唱组合,各村争相请艺,很受欢迎。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次有《封神榜》、《绒线记》、《秦香莲》等。乳山大鼓的伴乐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扬抑顿挫,同调别韵,格外好听。有时候,也能一个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弹自唱,真是一人一台戏,饶有趣味。 另外还有闻名山东的乳山夏西火龙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海阳大秧歌"同宗同族",均负盛名。乳山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典的祥和氛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秧歌起源,民间有"周朝秧歌唐朝戏"的说法,但从上古神话等典籍中看,秧歌起源显然早于周朝;起源事因上,源于劳动这是无可争议的。秧歌与插秧等农事有关,后来融入了抗洪、战争等诸多元素。秧歌是发展的,现代秧歌冠名"大"与"小",不能以起源早晚为依据。秧歌多在大年正月表演,若在农历正月到山东,总可置身于秧歌的海洋。 总之,来到威海渔家乐,我们所能感受到,所能亲见到的不只是当地的自然风光,而且还可以看到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至于其中所能感受到的具体的滋味,我想只有你亲自体验了才能道的清,言的明吧! |